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包拯的“幼稚”奏折

  • 發佈時間:2015-02-13 18:31:17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包拯給皇上寫了一份奏折,叫《乞不用贓吏疏》,這個標題一看就明白,是請求皇上不要用貪官的。剛看這個標題,我頗感詫異。不用貪官,這不是常識嗎?誰會用貪官呢?包拯,這位包青天大人,為什麼要向皇上寫這樣一份幼稚可笑的奏折呢?

  不過,了解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對包拯的這篇奏折就會有新的理解。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官員俸祿比較豐厚的朝代之一,但高薪並沒有取得養廉的效果,相反,吏治腐敗,貪贓賄賂之風已經滲透到這個王朝的方方面面。在這個貪腐成風的社會裏,所有人辦事都要花錢,與包拯生活在同一時期的大文豪蘇東坡在一篇進策《決壅蔽》中,對當朝時弊有過這樣的描述:“天下有不幸,而訴其冤,如訴之於天。”“故凡賄賂先至者,朝請而夕得;徒手而來者,終年而不獲。”拿錢辦事,用錢打通關節,已經成為這個社會辦事的基本規則。以北宋王朝為背景的小説《水滸傳》寫的基本上就是官逼民反的吏治腐敗,其中宋江的妻子閻婆惜就曾用8個字來形容官員的貪腐:公人見錢,如蠅見血。這個比喻雖然粗鄙,卻入木三分,一針見血。

  包拯作為監察御史,他對當時的社會風氣一定深有感觸。問題在於,當時的貪腐不是哪個部門、哪個行業、哪一部分人,而在於拜金主義已經深深滲透進這個王朝的行事規則、價值觀乃至血液當中。以至於面對這個官僚機構,你不能説誰是貪官,誰不是貪官,幾乎可以説,都是貪官,只要掌握一點公權,哪怕是一個打雜的小卒,也都會把權力用到極致,即便吃不到肉,至少也要喝到肉湯。然而,關鍵的癥結在於,由於腐敗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的普遍現象,即便每天有人被揭發檢舉,但處理起來,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乃至不了了之,換句話説,假如被檢舉者拿錢打點,所有的事都能擺平。其結果無非是,處理貪腐的過程恰恰製造了更多的貪腐。官府、司法已經失去公信力,正如包拯在奏折裏所言“雖有重律,僅同空文,貪猥之徒,殊無畏憚。”

  一心要鐵腕治吏的包拯,其實也沒有向仁宗皇帝表達多麼深刻的思想,更沒有多麼獨特的辦法,他的建議非常簡單,核心意思也就一個,法律的權威在於實施。他在文中列舉漢唐時期一旦發現官員貪腐永不敘用甚至子孫也受影響為例,勸皇上要動真格的,要嚴厲處理貪官,要讓他們有所畏懼,以此起到警示、震懾的作用。

  如今再讀包拯這封奏折,你能感覺到受君臣禮儀的約束與公文文體本身的限制,文章看上去顯得中規合矩,四平八穩。但是,細細品讀,至今仍然能夠深深體會到包拯那種悲憤至深、沉痛至極的心情。文字真是好東西。有時候你真是慶倖我們悠久的中華文庫裏留下了那麼多那麼好的文字。今天,當我在自己的書房,在燈下細細品讀包拯的這篇不過200多字的短文時,我忽然感覺這些故紙堆裏的白紙黑字,有了心跳、有了呼吸、有了生命,穿越千年曆史,像火苗一樣跳躍起來、燃燒起來。那是忍著怒、壓著火、深藏著雷霆萬鈞的浩然正氣吧?那是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在一次又一次的鳳凰涅槃中仍然能夠迎來生機的希望的火種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