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做好“轉身向海”這篇大文章

  • 發佈時間:2015-02-12 07:33:2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洋是潛力巨大的資源寶庫,也是支撐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和建設海洋強國的現實要求,我國臨港經濟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期。

  近日,記者走訪了地處渤海灣穹頂處的滄州渤海新區及其境內的黃驊港,實地調研臨港經濟的發展現狀,並採訪多位知名專家,剖析我國臨港經濟發展的矛盾和問題,探討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臨港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

  無序競爭帶來內部消耗

  全球集裝箱港口前20強中,我國有14個;吞吐量超過2億噸的港口,我國有16個。但是,目前我國臨港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主要有3個:一是量大質小,二是港城互動弱,三是模式單一

  相比上海、天津、唐山、寧波等成熟港口而言,滄州渤海新區擁有大量土地、能源等相對稀缺的資源要素,但也擁有臨港城市面臨的一切難題。

  “經過幾十年發展,我國現已成為世界港口吞吐量第一的大國。但為了追求吞吐量,港口間競爭呈現白熱化態勢。吞吐量增速放緩,港口盲目佈局、盲目投資,導致區域內部港口之間、區域不同地方之間的競爭加劇。”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總經濟師賈大山認為,這種競爭的直接後果是導致港口凈資産收益下降。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物流研究室主任馮浩指出,全球前20強的港口,我國有14個;吞吐量超過2億噸的港口,我國有16個。但是我們的港口還是停留在生産型,硬體設備很過硬,但是在航運服務、金融、法律等軟體上非常欠缺。我國港口區內部功能重合、設施建設重復、內部消耗嚴重、整體對外競爭力弱等問題急需解決。

  “目前我國臨港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主要有3個:一是量大質小,二是港城互動弱,三是模式單一。”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綜合交通研究院院長張國華表示,渤海新區港産城互動發展將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進行高品質的經濟活動

  加快臨港經濟的發展,要從依靠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進行轉型升級。應以開放的視野選擇産業類型,以前瞻的思路選擇技術路線,以科學的思維選擇産業組織模式

  從世界範圍看,發展臨港經濟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從國內看,發展臨港經濟也已成為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有助於成為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在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的國家戰略背景下,沿海各省區市都在謀求做足“臨港文章”。

  “未來臨港經濟,要追求發展高品質經濟活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認為,所謂的發展高品質經濟活動,就是能“掙大錢”的經濟活動。資本密集、技術水準高、規模經濟和産業集中度大的産業,都屬於高品質經濟活動。

  馮浩認為,加快臨港經濟的發展,要從依靠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進行轉型升級。應以開放的視野選擇産業類型,以前瞻的思路選擇技術路線,以科學的思維選擇産業組織模式。臨港地區在引進産業的時候,高端産業中間有低技術、低成本,低端産業中也有高技術、高成本,這些都要充分考慮。

  “産業選擇決定著臨港經濟發展方向。臨港經濟如果做不到全面均衡,那一定要做到‘一招鮮’,把某個領域做到最好最強。”馮浩認為,滄州渤海新區面臨的問題之一是産業選擇。其實,滄州渤海新區的産業選擇應以大宗商品物流為主,但這裡實際已經構建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等重化工業為支撐的産業模式。滄州渤海新區有很好的資源條件,不發展與其相適應的産業,就是浪費資源。

  “北京、天津有大量産業向外疏解的需求,渤海新區應考慮與京津錯位發展,發揮高鐵、高速、港口的各自優勢,承接産業轉移,培育産業集群。”張國華認為,包括黃驊港在內的沿海港口建設,均應走專業化、差異化、錯位競爭的道路。通過改革、創新、資源整合、技術進步等舉措,使得港口運營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具發展後勁。

  充分發揮戰略疊加優勢

  對於滄州渤海新區來講,一方面應在消化基建、鋼鐵等過剩産能方面進行努力,承接一些,轉移一些;另一方面更需在産業升級、高端産業的出口等方面實現突破

  “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等一系列戰略構想的提出,為臨港經濟帶來了疊加的機遇。

  “FTA(中日韓自由貿易協議談判)、BIT(中國—歐盟雙邊投資協定)等戰略也與臨港經濟息息相關。”民生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李少君表示,這些戰略的疊加是一個資源再配置的過程,資金、土地、勞動力都會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對於滄州渤海新區來講,一方面應在消化基建、鋼鐵這些過剩産能方面進行努力,承接一些,轉移出口一些,另一方面更需在産業升級、高端産業的出口等方面實現突破。

  去年,交通運輸部出臺《關於推進港口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以加快轉變港口發展方式為主線,到2020年基本形成功能完善、配置合理、綠色安全、高效便捷、發展有序的現代港口服務體系。這也為臨港經濟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要牢牢把握住這些戰略機遇,必須對自身做的産業有比較全面的了解。”侯永志表示,首先,要在盡可能佔有充分資訊的基礎上匯聚各方智慧,做出有前瞻性的産業發展規劃;第二,要用開放、動態的思維,瞄準疊加戰略的現實和潛在市場需求,選擇好産業類型;第三,要用前瞻的思維選擇産業組織模式;第四,要主動參與全球經濟。如香港和記黃埔、半島東方、美國裝卸服務等6家公司佔全球港口集裝箱處理量40%以上,其中和記黃埔在全球目前擁有29個港口。這些都是我國臨港經濟發展的目標和方向。

  滄州與海

  陳學慧

  滄海之洲,滄州。

  滄州在很多人眼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武術,是紀曉嵐,是那千年的鐵獅子。實際上,有著1500多年曆史的滄州,是個地地道道的沿海城市!

  走進滄州市博物館,海豐鎮遺址以及從遺址裏出土的胡傭、陶瓷器皿等,訴説著滄州與古老海上絲綢之路的源遠流長;駛進黃驊港區,略顯擁堵的道路和海邊一排排門吊,訴説著滄州與海今日的融匯;路過北汽集團黃驊汽車産業園,一片片剛下線的新車,訴説著滄州臨港新産業的崛起……

  滄州與海,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近在眼前”,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説,滄州曾經錯過了改革開放初期的沿海開放機遇,那今天的滄州,再也不能、也不想錯過深化改革開放帶來的新一輪沿海開放新機遇。

  黃驊港地處渤海灣穹頂處,是我國中西部地區最短運距的出海口,具有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天然優勢。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連續出臺,渤海新區迎來了多重多極戰略疊加的政策機遇。

  有機遇,但面臨的挑戰也不小:一是發展勢頭強,知名度弱;二是內生動力強,外力借引弱;三是軟環境強,硬環境弱;四是港口經濟發展強,腹地市場開發弱;五是物流強,人流弱。

  “當機遇敲門的時候,要是猶豫著該不該起身開門,它就去敲別人的門了。”對於挑戰的清醒認識,正是滄州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動力和著力點。“一帶一路”,不能沒有河北、沒有滄州、沒有黃驊港,而黃驊港、渤海新區乃至滄州,如何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實現轉型發展,才是抓住機遇的關鍵。

  用港産城融合的思維加快結構調整、用文化的思維打造渤海品牌、用國際的思維整合海內外資源……滄州及黃驊港,以創新為舵,正駛向寬闊的深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