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常態下百姓消費三大新看點

  • 發佈時間:2015-02-12 06:29:26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進入新常態後的消費是怎樣的?2014年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1.2%,比2013年提高3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進一步凸顯。專家認為,隨著經濟步入新常態,未來消費將保持平穩增長,呈現資訊消費增長強勁、大眾消費穩步回升、服務消費需求旺盛等特點,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

  資訊消費增長強勁

  浙江省杭州市民黃先生去年底把3G手機升級為4G,今年又增添一部大屏智慧手機。“現在4G網路更快,國産智慧手機性價比又高,網路升級和增添手機的費用一年也不過4000塊,但是很方便。”

  隨著4G通訊快速普及,國産智慧手機推陳出新,激發手機更新換代需求。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限額以上單位全年通訊器材銷售額同比增長32.7%,比2013年加快12.3個百分點。

  “儘管2014年消費增速略低,但資訊消費是最大亮點,與之相關的通訊類消費也增速明顯。”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認為,工業4.0時代的到來使得消費的對象和手段呈現數字化特徵。手機閱讀、手機購物、手機視頻、手機遊戲等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與此同時,網路購物也呈現上升態勢。根據統計數據,2014年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9.7%,達到2.8萬億元。根據商務部電子商務司測算,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包括B2B和網路零售)約13萬億元,同比增長25%。

  工信部副部長毛偉明表示,物聯網和車聯網近年來平均增速都在30%以上,並將在2015年得到長足發展。專家預測,未來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居、物聯網會成為熱門概念,將會進一步刺激資訊消費。

  大眾消費穩步回升

  “原來覺得背名牌包是身份的象徵,身邊用名牌包的人又多,自己也不甘落後。但現在覺得包包實用就行。”北京工作的白領小張告訴記者,現在她買包已經不再盲目跟風,追求名牌效應。

  財富品質研究院調研顯示,中國消費者2014年在本土奢侈品消費額明顯下降,為250億美元,同比下降11%,中國奢侈品市場佔全球奢侈品市場比重由2013年的13%下降到2014年的11%。

  奢侈品消費下降的同時,大眾化餐飲業不斷升溫。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餐飲收入增長9.7%,其中,限額以下企業增長13.2%,高出限上企業11個百分點。

  趙萍説,隨著反腐力度加大,以及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整個社會的消費文化開始向追求自我和內心感受轉變,消費者不再是炫耀名牌、盲目模倣,大眾消費開始回歸常態化。

  在大眾消費回歸常態化的同時,多樣化、個性化消費特徵也開始凸顯。2014年底,京東和TCL合作推出“網路定制智慧空調”活動,即採用預售的形式,消費者先支付定金後即擁有對空調外觀、功能、命名、遙控器的決策權,一定程度上消費者可擁有自己定制的一台空調。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表示,未來的消費模式是真正以用戶為中心的消費。企業應該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分析研究消費者的偏好,積極挖掘消費者潛在需求,才能在市場上佔據主動。

  服務消費需求旺盛

  對於在北京工作的IT公司職員張女士,定期做肩頸部按摩已成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過,現在的她不再是去實體按摩店,而是下載一個名為“功夫熊”的按摩類APP,在家坐等按摩技師到府服務。

  隨著智慧手機、4G和無線網路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熱衷網上預約飯店、網上訂購電影票、網上選擇各種服務……2014年“雙十二”期間,淘寶推出洗衣、拍賣等服務,網上服務消費火爆。

  “電商的發展促進了服務銷售端前移,拓展了服務半徑,使服務消費發展迎來機遇。”趙萍説,隨著居民收入水準提高,服務消費在整體消費中佔比會不斷上升。

  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結構更加優化。2014年第三産業佔GDP比重高於第二産業5.6個百分點。受此帶動,全國文化、娛樂、休閒、旅遊等服務消費增長不斷加快。據統計,2014年我國文化旅遊需求旺盛,全年電影總票房296.4億元,增長36.2%;全年旅遊總收入約3.25萬億元,增長11%,出境旅遊首次突破1億人次。

  在王軍看來,要進一步促進和釋放資訊、旅遊、教育醫療保健等服務消費的潛力,還需加強産業創新,放寬新興服務産業和現代服務業領域的準入門檻。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