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正在進入高鐵時代

  • 發佈時間:2015-02-11 05:52:0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春運已經拉開帷幕。曾經要耗上兩三天的旅程,如今可朝發夕至,高鐵在這場中國特有的一年一度的“大遷徙”中擔任了關鍵角色。在高鐵的快速覆蓋中,無論是“常回家看看”還是“多出去走走”,時間和空間對人們的出行障礙正變得越來越小。

  中國正在進入“高鐵時代”:28個省份開通高鐵,50萬人口以上城市基本覆蓋,去年逾8億人次乘坐高鐵往來各地……短短幾年間,高鐵軌道從東部沿海到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次第鋪開,營業里程突破1.6萬公里,超過世界其他國家高鐵里程之和。在高鐵技術領域,中國也已成為擁有世界先進的整合技術、施工技術、裝備製造技術和運營管理技術的國家。一條條蜿蜒舒展的巨龍,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更深刻影響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成為經濟健康平穩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高鐵拓寬了産業發展的空間。向內看,高鐵投資規模大、産業鏈條長,不僅增加了鋼鐵、水泥等産業的有效需求,緩解産能過剩的壓力,而且聯動冶金、機械、材料、電子、電氣、化工、資訊等大量上下游産業,眾多行業都因高鐵機遇發展壯大;向外看,高鐵建設推動高端裝備製造出口,帶來基礎設施建設、裝備製造業、相關技術研發等大量優質投資機會。高鐵崛起成為“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一大亮點,對産業調整結構、發展提質增效多有助力。

  高鐵降低了全社會的物流成本。東西貫通、南北相連的“血流大動脈”暢通快捷,全面激發了資源要素流通的活力。西部資源向東部輸送,東部産業向西部轉移,南北要素加速流通……,越來越多的沿海企業將業務遷至內陸,更多投資者的眼光向內陸延伸,經濟社會發展的空間更廣、縱深更大。

  高鐵點亮了沿線一串不起眼的中小城市。據估算,鐵路投資的40%左右將通過材料費、人工費、人員消費等方式留在鐵路沿線。高鐵一路行進,貫通了一條條“黃金走廊”,為沿線各地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推動我國區域發展實現動態平衡,經濟發展潛力將一波波次第釋放。

  高鐵提升了節能減排的成效。高鐵不僅便捷舒適、運載量大、效率可觀,節能降耗的“武功”也十分高強:每百人公里能耗僅為每小時不到6000瓦,是大客車的二分之一,飛機的六分之一;因為其只用電,不用燃油和燃煤等不可再生資源,碳排放量很低,堪稱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動力”。

  更為重要的是,“貼地飛行”的高鐵擴張了既有“經濟圈”,重新定義著市場的“邊界”。“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帶藉高鐵向內陸腹地延伸,城市間逐步形成了“一小時經濟圈”、“兩小時經濟圈”,甚至全國都呈現出“一日遊”的發展態勢。一根根鐵軌不僅縮短了城與城、“圈”與“圈”之間的距離,而且有助於打破地理阻隔和利益藩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聯通國際國內市場,使各類生産要素在更廣闊的疆域、更高效的環境下自由流通。從這個角度看,無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長江經濟帶,還是構建“一帶一路”,高鐵往來穿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甚至有專家預測,中國的高鐵建設將推動歐亞大陸的經濟整合,構建更為廣闊、更有潛力、更具活力的“大”市場。

  中國需要高鐵,發展高鐵是符合中國國情和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高鐵正在改變中國,鐵軌上的百姓生活和社會發展正呈現出嶄新面貌。在我國實現經濟增速換擋、發展方式轉變、全面深化改革任務的道路上,高鐵已搶先“鳴笛”,必將在未來國家經濟建設乃至世界經濟發展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