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財經]油價13連跌後迎首漲 張捷:市場正常反應

  • 發佈時間:2015-02-10 07: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v.cen.ce.cn/video_info/2015-2-9/1423466894147.json,553,450

  點擊進入《我財經》專題

  據媒體報道,油價將迎新年首個漲價窗口,93號汽油或每升上漲0.23元。對此,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張捷在《我財經》節目中表示:“油價13連跌,一個東西跌這麼長時間不反彈就是有問題的。所以在連續下跌情況下,成品油反彈也是必然的,而且下跌情況下投機風氣瀰漫,誰都不存油,等到漲的時候,沒有油賣就拼命買,這對助漲助跌的影響很大。”

  張捷認為,國際油價反彈比較快,但是這個反彈也不會一下恢復到原來水準。畢竟長時間下跌以後技術上反抽也是需要的,是否能維持低價較長時間,對於中國來講確實非常重要。對於整個進出口順差、逆差,對於整個社會成本,都會有影響。所以大家把心態放平和點,尤其現在調價速度很快,國際上整體價格基數也很低。對於私家車來講,要買車就要想明白,低油價一定是相對暫時的,因為石油是有限的,高油價是主流,所以買車的時候就不要寄望低油價。(中國經濟網記者 項佳麗)

  以下是本條新聞的播報內容:

  【播報】繼續來看財經今榜第四位的新聞。

  不少還在期盼著油價連跌的市民可能要失望了,春節前的最後一次成品油調價窗口將於9日晚12時開啟。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始於去年7月的國內成品油價格“狂瀉”之旅將止于“十三連跌”。從多家社會監測機構處獲悉,近日國際原油價格的“絕地逆襲”,使得目前原油變化率所對應漲幅遠超出調價紅線,2月9日新一輪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如期開啟,迎來8個月以來的首次上漲,對應成品油上調幅度預計在每噸305元左右。

  受此利好提振,國內油市“買漲”風氣瀰漫,煉廠借機多次調漲價格,有部分地區中石化、中石油等主營煉廠僅用兩天時間就完成了2月份的銷售任務,個別煉廠甚至出現無貨限制銷售。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劉蕓表示,週一國內成品油限價上調已是板上釘釘。成品油價格上調,勢必會增加物流運輸企業及私家車主的油耗成本。

  【點評】張捷

  相關文章:

  網羅財經熱點,聚焦消費話題,歡迎收看我財經。我是郭樅樅,大家也可以通過掃描螢幕右下方二維碼,收看我們節目的精彩視頻。以下是今天節目主要內容:

  1、【導視】1月進出口數據遠低於預期,但分析認為全年外貿回暖仍有可能。稍後請評論員張捷帶來分析解讀。

  綜合十大財經網站,“財經今榜”第二到五位的新聞是:

  2、【導視】從每次降準之後的財富大數據分析來看,股市波動並無規律可循,而樓市普遍出現了回暖。

  3、【導視】上證50ETF期權今日正式上市,多家機構預計,期權推出初期對A股市場影響不大。

  4、【導視】油價今日將迎新年首個漲價窗口,93號汽油或每升上漲0.23元。

  5、【導視】進口抗癌救命藥每盒賣2萬多,稅率流通是導致高價的主要因素。

  首先,來看財經今榜的頭條新聞。

  海關總署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 2015年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0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其中出口下降了3.2%;進口下降了19.7%;貿易順差3669億元,擴大了87.5%。考慮到春節因素影響,經過季節調整後,1月份進出口降幅為7.1%。數據還顯示,1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8.6,已經連續第四個月下滑,這預示著今年一季度以及二季度初我國出口仍然面臨下行壓力。

  對此,有分析指出,1月份外貿數據大幅低於預期,反映了內外需求超預期低迷的現狀。不過,也有多位專家表示,受中國農曆春節等因素的影響,節前我國進出口數據對實際需求的反應相對較弱,通常單月數據並不能準確反映出經濟運作的真實狀況。隨著我國外貿發展的新優勢、新增長點逐漸形成,不排除全年外貿回暖的可能。

  【點評】張捷

  【追問】單從1月的數據來看,出口數據確實有點不濟,那麼您覺得這會不會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

  來看今天財經今榜第二位的新聞。

  2月6日,降準消息公佈後首個交易日,A股市場高開低走最終翻綠並在次日繼續走低,狠狠地扇了樂觀者一記耳光。而從每次降準之後的過去歷史經驗“大數據”來看,股市波動似乎並無規律可循,不過樓市卻是一面倒地回暖。對2015年降準後的樓市走勢,分析人士稱已經明顯企穩的樓市,在再次降準的影響下難免出現暖上加暖現象,房企最困難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不過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勞動力人口下降,樓市很可能會進入平穩期甚至是下降通道。

  另外據中新網消息,隨著去年我國樓市進入調整期,地方政府紛紛鬆綁樓市政策,調控也逐漸淡出了政府的決議內容。專家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淡化樓市調控,反映了我國房地産市場進入“新常態”,政府的心態逐漸理性,將更加注重市場的調節作用,調控或將延續去年的“去行政化”和“分類調控”的思路。今年各地已進行了多項“微刺激”,兩者疊加將對樓市産生積極的影響。

  【點評】張捷

  【追問1】有數據顯示,中國人口2015年之後,20-64歲勞動力開始負增長,下降速度將超過日本。業內人士認為,樓市賴以十年野蠻成長的最重要土壤——“人口紅利”在逐漸消失,樓市面臨“史上最嚴”大考。您怎麼看這件事?

  【追問2】財政部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一般公共財政收入增速以8.6%的速度創下23年來新低,首次進入到個位數區間。有專家認為,房地産市場的不景氣,對特別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財稅收入更是打擊。您認為地方財政是否已經開始面臨嚴峻考驗?

  來看今天財經今榜第三位的新聞。

  今日備受關注的股票期權業務正式亮相。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上證50ETF期權今日正式上市,A股市場迎來期權時代。目前,已有80余家券商和10家期貨公司獲得期權經紀業務資格,為確保期權上市初期交易暢順,中信證券、國泰君安等首批8家期權做市商名單也已出爐。但是門檻高、要求多,導致期權開戶人數少。多家機構預計,期權推出初期成交活躍度可能較低,難以帶動股票現貨交易量及價格,對上證50指數成份股及市場的影響都不會太大。

  但是有分析師認為,股票期權的推出,短期內將加大大盤的震蕩風險。需要注意的是,在以機構為主體的新的套利模式下,市場將可能出現極端的單邊做空行為,做空杠桿恐放大。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由於上證50ETF標的股在A股總市值中佔比近30%,機構通過賣出看跌期權和買入看漲期權的同向放大杠桿操作絞殺散戶,通過撬動該類成分股方式帶動指數先抑後揚。

  【點評】張捷

  【追問1】本週將有24隻個股開啟發行工作,在給投資者送“打新紅包”的同時,也給二級市場造成了沉重壓力,預計本輪新股申購凍結資金將在2萬億元左右,週二資金面尤其緊張。那麼,面對突如其來的24隻新股,普通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呢?

  【追問2】央行首度正名網際網路金融,稱網際網路金融就是有利於引導資金流向小微、三農的金融創新,在網際網路技術的推動下,小微企業和普通大眾能更便捷地獲得金融服務,這個體系有利於更加有效地甄別誰是合格的融資者。對此,您怎麼看?

  繼續來看財經今榜第四位的新聞。

  不少還在期盼著油價連跌的市民可能要失望了,春節前的最後一次成品油調價窗口將於9日晚12時開啟。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始於去年7月的國內成品油價格“狂瀉”之旅將止于“十三連跌”。從多家社會監測機構處獲悉,近日國際原油價格的“絕地逆襲”,使得目前原油變化率所對應漲幅遠超出調價紅線,2月9日新一輪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如期開啟,迎來8個月以來的首次上漲,對應成品油上調幅度預計在每噸305元左右。

  受此利好提振,國內油市“買漲”風氣瀰漫,煉廠借機多次調漲價格,有部分地區中石化、中石油等主營煉廠僅用兩天時間就完成了2月份的銷售任務,個別煉廠甚至出現無貨限制銷售。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劉蕓表示,週一國內成品油限價上調已是板上釘釘。成品油價格上調,勢必會增加物流運輸企業及私家車主的油耗成本。

  【點評】張捷

  來看財經今榜第五位的新聞。

  近日,一種治療某些致命疾病效果很好的進口抗癌藥讓不少患者愛恨交加。愛是因為吃了它能夠延續生命,恨是每月買一盒藥就需要花費2.4萬元。有的患者為省錢,不得不冒險服用印度代購的仿製藥。近兩三年來,已有部分省市對服用此進口抗癌藥的患者可報銷藥費70%以上,但是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還未將其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有專家表示,導致進口藥貴的首要因素是稅率高,其次是流通環節多,同時仿製藥較少,對專利藥競爭壓力小。還有一個原因是,藥品主管部門想通過第一關發改委最高限價、第二關各省招標採購,到第三關醫保基金支付等方法直接管控價格,卻忽略了醫院等用藥主體自主採購物美價廉藥品的動力。

  【點評】張捷

  【播報】新聞熱點,財經解讀,以上是本期節目的全部內容,謝謝您的收看,您也可以通過掃描螢幕右下方二維碼,收看我們以往節目的精彩視頻。再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