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企應與政府一樣“公開政務”

  • 發佈時間:2015-02-10 00:32:0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兩周前,筆者曾發表《莫讓國企的自我監督淪為皇帝的新衣》一文,擔憂國有企業內部監督機制可能淪于失效狀態。果不其然,日前,中央第五輪巡視組發佈專項巡視意見,不僅充分予以印證,而且曝光的腐敗現象觸目驚心。

  這次曝光的9個單位,其中7家為央企,分別是:中國聯通、中國海運、華電集團、東風汽車、神華集團、中石化、中國船舶。另2家中國科協、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是非企業單位。

  中央這次第五輪巡視,是從去年11月份底開始的,一共巡視13個單位。這次公佈了9個單位。巡視時間也就是兩個多月。但即便是這麼短暫的一“巡”,發現的問題仍可謂罄竹難書。花樣繁多的權力尋租情狀,林林總總的弄姦犯科手段,無處不免的貪污腐敗領域,讓人感到,對於猖獗的腐敗風氣而言,中央紀委的巡視即便是伸出五個指頭按跳蚤,即便是挂一漏萬,但只要按,絕對是一按一個準,一按一大堆。9個單位幾乎全無倖免。即便如中國科協、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這樣的非企業單位,也存在諸多違紀情狀。

  至於7家巨無霸級別的企業巨頭,其內部就如同一個螻鼠叢生的溫床,違法違紀橫行肆虐,無所不用其極。其異曲同工、不謀而合之處是,但凡涉及採購、外包,但凡需要權力行使的地方,就幾乎毫無例外的同樣玩弄權錢交易、關聯交易、利益輸送的伎倆。而“各具特色”的是,管礦山的“靠山吃山”、管輪船的“靠船吃船”、管石油的“靠油吃油”:聯通集團內部不僅權錢聯通,而且暗中權色茍聯;神華集團家賊盜採尚且不滿足,還要故意點燃國家煤礦、然後以“滅火”之名行盜煤之實;中國海運集團內部有人暗中開黑船,水下潛行“吃裏扒外”、“謀取黑金”。

  那麼,對於這些數不勝數的鬼蜮伎倆,企業的領導們可否知曉?

  據媒體報道,6日,中紀委官網通過17張圖片“組圖”,首次披露了中央巡視組向被巡單位一把手反饋問題時,他們各自的舉止表情細節——

  當聽説內部有“權錢、權色交易”等一系列問題後,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在巡視反饋意見書面文件上簽字時,“表情凝重,嘴角深抿”;

  當聽説內部有關聯交易、造成國有資産流失等問題時,中船集團董事長胡問鳴拿起了巡視反饋資料閱讀,在巡視反饋意見書面文件上簽字時,眉頭緊鎖;

  當聽説內部有“牟取黑金”、“利益輸送黑洞”、“暴利工程”、“鏈條式腐敗”等一系列問題時,神華集團董事長張玉卓右手握筆、左手按在筆電上,抬頭看向中央第十二巡視組組長董宏、副組長彭文耀。

  這些處於企業王國頂峰位置的高管、高官們,對這麼多問題究竟是否知情?常小兵表示巡視組“一針見血”、“直擊要害”,似乎早就知道;華電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李慶逵表示“震動很大”,似乎又很意外。

  按説,這些企業都是國有企業,按照制度,這些企業內部都有職工代表大會,有工會,有紀委、有監察、有審計等等專門反腐機構,何以如此多的腐敗,沒有被遏制于未然?發生以後,何以只有等中央巡視時才能見光?企業內部究竟有什麼樣的堅壁緊鎖住良知的喉舌?這麼多驚心動魄的腐敗犯罪,為什麼這些企業王國的最頂端的董事長、總經理此前似乎都不知道?

  國有企業的監管方面,究竟存在什麼制度漏洞?

  筆者認為,最大的漏洞就是國企內部層層任命的機制,使內部監督機構不獨立,隸屬於各級別的管理者,從而使監督機構和人員受制於人。有多少人敢制止領導貪腐?制止不了就去舉報?同樣危險。腐敗分子很少是一人作案,而是形成一張關係網,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監督者擔憂舉報很可能惹禍上身。事實上,監督者噤若寒蟬,已經是不錯的了;有的乾脆與貪腐者同流合污。所以對國企的監督,必須是由外界派駐其內而獨立其外的。

  這是有理論上根據的。國企既然是全民所有企業,對其監督理應交給全社會。既然是全民所有企業,國有企業的“政務公開”的制度,理應等同於政府。國企的經營活動,實際上與政府的公務活動是一個性質,也是一種政務,都是受納稅人的委託,因此必須接受納稅人監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