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嚴減令”指向三大高危污染行業

  • 發佈時間:2015-02-09 15:29:21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記者 甘勇 實習生 易楊

  近日,省經信委發佈了《涉汞鉛及高毒農藥行業清潔生産水準提升計劃》,對熒光燈、鉛酸蓄電池等涉及汞、鉛及高毒農藥的行業,提出了更高的減排要求。

  按計劃,到2018年,全省要減少汞使用量3213.2公斤/年,減少廢水中總鉛排放量75.65公斤/年,減少廢氣中鉛及鉛化合物排放量548.2公斤/年,替代高毒農藥産品産能8000噸/年,減少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溶劑使用量1765噸/年。“這一計劃,旨在從源頭減少汞、鉛和高毒農藥等高風險污染物産生,在達標排放基礎上進一步削減污染物的産生和排放,促進綠色轉型升級。”省經信委節能處調研員黃旭説。

  高風險污染物威脅大

  2010年,崇陽吉通電瓶有限公司違規生産,涉鉛作業工序缺少基本防範措施,致使職工産生血鉛超標、鉛中毒。一些職工將受污染的工作服帶至家中,造成親屬再次污染。此次鉛污染事件中,30名職工及親屬被檢出血鉛超標。

  “汞、鉛和高毒農藥等污染物毒性大,一旦排放到環境中,既可通過大氣、水、土壤等直接危害人體健康,也可以通過食物鏈傳導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黃旭説,上世紀日本因汞污染引發了“水俁病”,近幾年我國多地發生過鉛污染引起的血鉛超標事件,高毒農藥也經常引起“毒生薑”“毒韭菜”等問題。

  “其中一些污染源,來自工業生産。”黃旭介紹,工業領域汞污染主要集中在電石法聚氯乙烯、熒光燈等領域,佔汞總使用量的95%以上。鉛污染主要集中在再生鉛、鉛酸蓄電池行業。農藥行業主要問題是仍有殺撲磷等12個高毒品種,産量佔總産量的2.5%左右;此外,全國還有約30萬噸有害有機溶劑在農藥製劑中應用。

  未雨綢繆從源頭治污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汞、鉛和農藥生産和消費國。“汞、鉛和高毒農藥造成的污染,通過末端治理難度大、成本高。”黃旭説,通過採用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産技術進行改造,從源頭實施替代、生産過程進行減量,能最大程度消除汞、鉛和高毒農藥等高環境風險污染物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

  去年8月,位於谷城的金洋冶金再生鉛清潔生産應用示範項目,通過了專家的績效評價驗收。為了實現清潔生産,金洋冶金投入1.4億元更新技術設備,新的脫硫、熔煉等工藝技術,有效減少了鉛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達標率100%,年減少水體中鉛等重金屬污染物排放1.12噸,達到清潔生産二級(國內先進水準)標準。”專家評價稱。

  2009年至2013年,我省已經推進了10多個清潔生産示範項目實施。

  以技術和政策推動清潔生産

  按照計劃,我省將實施汞削減、鉛削減和高毒農藥替代清潔工程,實現清潔生産水準提升。

  汞削減,涉及1家電石法聚氯乙烯企業和3家熒光燈企業。宜昌宜化太平洋熱電公司年産12萬噸電石法聚氯乙烯項目,計劃將現有生産裝置所使用的10.5%高汞觸媒替換為5.5%低汞觸媒,年汞削減量達3噸。荊州大明燈業等企業,也將採用降低熒光燈中汞含量等辦法。

  鉛削減,涉及金洋冶金等2家再生鉛生産企業和武漢非凡電源等14家鉛酸蓄電池企業。他們計劃實施鉛膏脫硫、低溫連續熔煉等生産技術改造,減少鉛塵、鉛渣以及含鉛廢水廢氣的排放。

  高毒農藥替代,涉及仙隆化工和沙隆達2家企業,將升級改造農藥劑型、加快淘汰有害助劑使用和減少有害有機溶劑使用量。“我們要注重發揮技術創新的作用,並加強政策引導。”黃旭表示,我省將發揮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為清潔生産提供技術支撐。同時,對符合申報條件的項目,推薦申請中央財政清潔生産獎勵資金支援,或者將其列入全省産業升級、技術改造、中小企業發展等財政資金支援的重點,鼓勵企業積極投入清潔生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