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機器人,為何七成訂單旁落洋品牌

  • 發佈時間:2015-02-09 07:29:28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日,南京江寧開發區,星喬威泰克汽車零部件車間,一台點焊機器人正在瞄準焊接。一年前,這活由3個工人幹。衝壓、點焊、抓取,全部實現機器換人,120多台機器人晝夜工作。

  應對人力成本上漲,推動産業轉型升級,越來越多的江蘇企業用上機器人。作為全國裝備製造業第一大省以及重要的機器人需求大省,江蘇機器人産業面對機遇,必須祛除虛火,確立需求導向、應用導向,深耕本土,立足服務製造業提檔升級,開掘社會多元需求,才能健康成長贏得未來。

  扶持應用就是最大的支援

  2012年起,星喬威泰克大規模引入機器人,去年企業産值達6億多元,比3年前增加一半,而工人卻沒增加。不過,這些創造價值的機器人,幾乎都是國外品牌,只有一台國産,來自南京埃斯頓公司。

  與全國同行相似,埃斯頓也從傳統製造業轉型而來。作為電機生産商,埃斯頓研發機器人不過4年,去年銷售5000萬元。星喬威泰克試用埃斯頓機器人一年多,提出改進建議,埃斯頓據此優化設計,提升機器人點焊速度、精度。

  近兩年,國內機器人市場井噴,2013年銷量3萬多臺,超越日本成全球最大市場。業內估計,未來一兩年,中國機器人市場將達萬億元規模。省經信委裝備處副處長申清高説,江蘇萬名工人擁有30台機器人,而發達國家是200台,需求空間很大。

  這肥水卻流向外人田。全球工業機器人四大巨頭切走中國市場七成份額,其中,ABB、庫卡等已在江蘇布點。省內企業去年至少新安裝機器人5000台,銷售額至少12億元,但逾七成採購費付給國外廠家。星喬威泰克副總經理李琦説,用國産機器人,企業升級改造,便於交流合作。但多數企業仍願用洋品牌,汽裝、電子、金屬加工等行業很少用國貨。原因何在?洋品牌性能穩定,使用風險低,加之近兩年降價逾三成,原來35萬元的機器人降到25萬元,使得國貨價格優勢縮水。

  我省機器人製造企業,相關部門掌握的即有上百家,年産值約400億元,這兩年增速逾25%。去年,江蘇裝備製造業産值達5.8萬億元,但位於裝備製造高端的機器人産業起步遲、基礎薄,缺乏核心競爭力。全省八成以上機器人企業做系統整合,即按客戶需求,購買關鍵零部件,組裝機器人,門檻低、競爭激烈,且受制於人。江陰錦明玻璃技術公司去年生産100台機器人。公司總經理文碧説,客戶通常忽略一兩萬元價差,要求本體機器人用國際品牌。而核心零部件和本體機器人,省內生産企業寥寥無幾。

  減速器是機器人最核心的部件。南通振康焊接機電有限公司4年投入近億元,研製減速器,已産銷2000台減速器。公司技術部部長顧京君説,國産部件只有通過大量應用,才能發現問題,改進品質,減速器要量産上萬台,才談得上盈利。而國産部件知名度小,推廣難,急需政府頂一把。

  “江蘇應傚法廣東、浙江,從戰略層面重視發展機器人産業,首先要摸清需求在哪,應用領域在哪,更多地引導‘用’,扶持應用就是最大的支援。”南京大學錢志新教授説。機器人關鍵技術,包括核心零部件攻關,國家會出臺扶持政策,地方政府更應給力市場推廣,省裏應打造供需對接平臺,對企業試用本土機器人給予補助。

  迷信“高端”不如開發本土需求

  揚州市邗江區杭集是全國最大的牙刷産地,去年産值70億元。牙刷成本中人力成本佔三成,工資每年漲10%,企業難以承受。想招工也難,全鎮熟練工缺口上千人。近兩年,當地大企業紛紛使用機械手。兩面針酒店用品公司新上25台注塑植毛機,減少用工12人。到今年底,公司要上100台機械手,最大限度替代人工。每台機械手4萬多元,最多兩年就能收回成本。

  人口紅利減少,企業必須向技術紅利要競爭力,機器換人大勢所趨。東南大學機器人傳感與控制技術研究所所長宋愛國説,江蘇製造業至少一半崗位是簡單重復勞動,完全可用機器人替代。這些機器人,量大而無固定標準,需要本土企業研製推廣。接地氣,機會多。很多行業都有機器人潛在需求,誰開發得早,誰就能佔領市場。

  南京、昆山、張家港、常州等地已有多個機器人園區;南京成立機器人産業研究園,無錫引進海外機器人研發中心;南京、徐州、常州制定機器人發展計劃……當前,各地機器産業園遍地開花。省內一家機器人企業老總説,去年至少有20個地區邀他進駐新成立的機器人産業園,有的地方允諾補貼數千萬元。“這些園區規劃真能落實,産能超過未來幾年全國需求!”他提醒,機器人産業上游供應鏈尚未形成,一哄而上,將造成低端環節産能過剩。

  當前,很多地方發展機器人産業,定位不準,一味追求知名企業、産業高端,忽視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的內在需求。像拋光機器人,進口價高達80萬元/工位,省內卻沒有企業拿出性價比高的替代品。華恒焊接股份公司正研發拋光、打磨機器人,公司副總經理錢魯泓説,江蘇這塊蛋糕很大。

  瞄準省內大量汽車零配件企業,從牙刷、壓縮機到汽配衝壓,江蘇優創數控公司推出系列機械手,打進海爾車間,去年銷售2500萬元,比上年翻兩番;江陰錦明瞄準電子、食品業,研發分揀、包裝機器人,已陸續接到訂單;長江鋼業重工公司則主攻軋鋼、碼垛機器人,服務中小企業。

  業內人士呼籲,與其迷信機器人産業的“高端”,不如眼光向下,服務製造業轉型升級。機器人産業固然可創造豐厚的稅收,但政府更應意識到機器人的應用,對所應用的行業將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面向多彩生活滿足多元需求

  “我叫塔米,是迎賓機器人。”

  “我今年10歲。”

  “我錯了,原諒我吧。”

  ……

  愛説話、愛跳舞的塔米,是昆山塔米公司的寵兒。機器人産業已成當地特色産業,80多家企業年産值逾3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昆山機器人産業不再死盯著製造業,而是面向多彩生活,開發多元産品:舞蹈機器人、環保機器人、引路機器人、護理機器人、家居機器人……從車間到餐廳,從家庭到養老院,塔米跟它的小夥伴很忙碌。

  昆山穿山甲機器人公司體驗餐廳,是國內首家機器人餐廳。在這裡,迎賓、點菜、炒菜、端菜,都由15位機器人完成。150個座位的餐廳,只有7名工作人員,比同類餐廳,要少10人。公司總經理宋育剛説,端菜機器人售價4萬多元,充電一晚上,全天候工作。今年在手訂單已達6億元,公司正謀求上市。

  昆山玉山福利院,將用上瑞泰智慧公司産的護理機器人。瑞泰銷售部負責人李超説,這裡兩幢樓將引進8台機器人,負責夜間巡視、查看門窗,檢查老人是否安睡,有無跌倒。一台機器人加線路改造,費用10萬元。

  在東南大學機器人實驗室,研究生們握著機器人的手,機器人能感知對方的力度。借助它們,患者可進行康復訓練。今年6月,實驗室將把5台康復訓練機器人送至養老院使用。

  國外工業機器人已發展五六十年,優勢明顯,主導全球市場,但服務機器人這個全新市場,國內外研發水準差距不大,仍處於産業化前期,這正是本土機器人的機遇所在。宋愛國認為,服務機器人走進養老院、家庭、醫院,前景廣闊,但首先必須降低價格。關節加電機組,1萬多元,多維力感測器六七萬元……這些關鍵部件,成本近10萬元,如果降到3萬至5萬元,市場就能接受。而降價,有賴於國産品牌提升品質,性能穩定和功能增加。這些技術活,要有大批人靜心去做。

  “發展機器人産業,亟需優化産業生態,鼓勵原創,保護原創。”錢志新説。昆山餐廳機器人推出一年多,國內已有近10家跟進模倣。宋育剛呼籲,政府應加大專利審查力度,激發企業自主創新動力。

  本報記者 顏 芳 潘朝暉

  本報通訊員 茅玉東

機器人(300024)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