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國外機器人産業:政府引導 形成優勢

  • 發佈時間:2014-10-15 08:4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在2013年日本東京國際展示場舉行的國際機器人展上,一家日本企業展示用於汽車噴塗的機器人。 新華社發

  

  9月11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身在美國的斯哥特·哈桑通過遠端機器人與在天津的與會人員交流。新華社發

  當前,世界主要經濟體紛紛將發展機器人産業上升為國家戰略,並作為保持和重獲製造業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分析認為,這將影響全球製造業格局。世界各國如何發展機器人産業?機器人發展又對各國內部産業分工以及國家間産業分工形式産生怎樣的衝擊和改變?這些問題令人關注

  美國:重振製造業 寄望機器人

  經濟日報駐紐約記者 張 偉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早發明機器人的國家,在很長時間內迫於就業壓力等方面的原因,機器人工業領域長期存在“重理論、輕應用”問題。不過,從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為了打破日本、歐盟對機器人工業的壟斷局面,美國政府開始取消對工業機器人應用的限制,加緊制定促進該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政策。目前,美國的機器人工業正迎頭趕上,在多個領域已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美國早在1962年就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但是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美國工業機器人主要立足於研究階段。美國政府並未把工業機器人列入重點發展項目。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當時失業率高達6.65%,政府擔心機器人會搶去更多人的飯碗,因此既未推出財政政策予以支援,也未從政府層面組織各方力量研製機器人。而企業在缺乏激勵政策的背景下,不願承擔研發、應用機器人的政策與社會風險,固守在使用剛性自動化裝置的層面。

  業界分析人士稱,美國政府這一時期在機器人工業上犯了戰略決策錯誤。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國政府和産業界開始反思工業機器人的製造和應用價值,但是將技術路線的重點放在研究機器人軟體及軍事、宇宙、海洋、核工程等特殊領域的高級機器人的開發上,輕視開發工業機器人特別是汽車行業上的應用,致使日本在工業機器人的製造和應用上很快超越了美國。

  美國在機器人工業上真正“發力”是在20世紀80年代之後。由於日本“製造”步步緊逼,美國政府和産業界推出了諸多激勵政策和措施,鼓勵工業界發展和應用機器人,制訂投資計劃,增加研究經費,把機器人工業視為再工業化的機遇。

  奧巴馬政府在2011年6月啟動《先進製造夥伴計劃》,提出通過發展工業機器人提振美國製造業。根據該計劃,美國投資28億美元,重點開發基於移動互聯技術的第三代智慧機器人。世界技術評估中心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在工業機器人體系結構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其技術的全面性、精確性、適應性均超過他國,機器人語言研究水準更高居世界之首。這些技術與其固有的資訊網路技術優勢融合,為機器人智慧化奠定了先進、可靠的基礎。

  經過多年發展,美國已經成為機器人製造與應用強國。據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RIA)最新統計,受製造企業強勁需求驅動,北美的機器人行業在2014年進入其最快增長期,上半年獲得創紀錄的14135台機器人的訂貨,價值7.88億美元,訂貨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0%,銷售收入增長16%。其中汽車工業是對今年第二季度機器人銷售貢獻最大的行業,訂購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7%。非汽車行業如半導體、生命科學、食品與日常消費品行業,今年上半年的機器人訂貨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2%。但是最強勁的增長還是來自汽車製造相關行業。來自汽車及配件製造企業的機器人訂貨數量在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6%。據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估算,在美國的工廠裏大約有23萬個機器人正在使用,美國的工業機器人使用量僅次於日本。

  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市場分析主任亞雷克斯·史卡尼表示,在汽車工業繼續充當機器人工業最大主顧的同時,非常欣喜地看到非汽車製造行業正在快速增長。這對機器人工業的長期健康發展而言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跡象。

  不僅如此,美國政府所擔心的機器人推高失業率的“噩夢”並未發生。自2010年以來,北美機器人市場以年均26%的速度增長,與此同時,美國的失業率一直在降低。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主席傑夫·伯恩斯坦陳,在經歷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衰退之後的2010年,美國的失業率上升到接近10%,從那時起,隨著機器人創紀錄的銷售業績,失業率一直穩步降低。目前,美國的失業率已經降至5.9%。除了失業率降低之外,製造業工作崗位正在回升,原因也在於自動化。伯恩斯坦説,我們經常聽聞有關機器人搶奪工作機會,但事實正好相反,機器人挽救並且創造了工作崗位。

  日本: 搶佔先機 大力扶植

  經濟日報駐東京記者 閆海防

  日本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生産和出口國。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每年機器人産量高達3萬台,幾乎是歐美國家的總和。日本生産的機器人幾乎有一半用於出口,出口比列達46%,出口國家遍佈于全世界。

  日本是一個迷戀機器人的國家。最初引發日本人産生興趣的是動漫大師手冢治蟲創作的漫畫形象“鐵壁阿童木”。機器人的“阿童木”無所不能,觸動了日本人研製機器人的熱情和慾望。20世紀60年代,日本企業“川崎重工”率先從美國引進機器人技術,建立了生産車間,進而很快研製出第一台“尤尼曼特”機器人。隨後,豐田等汽車企業研究出機器人生産線,形成機器人的“群組”。日産公司于20世紀80年代運用機器人系統技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人車間,實現了機器人主導的自動化生産。1996年,本田公司研製出能雙腿行走的機器人“P2”,第一次完成機器人的擬人化。不久,本田又推出“P3”和“阿西莫”機器人,在輕便化和智慧化方面實現突破。新力公司是第一個將機器人引入娛樂和康復領域的企業。進入本世紀,接近真人的機器人不斷面世。前不久機器人國際展覽會上,日本推出的機器人已經具有真人的許多特點,可以回答問題,彈奏樂器,與人握手,對人微笑,表示同意、不滿和憤怒。

  日本科學家留川博久認為,機器人如同汽車的發明一樣,將引發産業技術和社會生活的革命性變化。高效、可靠、不領薪水的工業機器人將改變全球製造業。據日本産業技術協會調查,早在2004年底,日本運作的工業機器人達53萬台,居世界首位,遠遠超過第二名的美國。

  近年來,隨著日本人口老齡化和生産人口的下降,機器人技術正在從工廠走向家庭。日本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所聯合11家高新技術企業,成功開發了高智慧化的機器人技術——“HRP-2”,這個技術可以使機器人從事更加複雜的社會活動,比如清掃地板,修剪草坪,看家護院,照顧老人和殘障人士,甚至可以檢測地下管道,滅火,排除炸彈,進行簡單的外科手術等。

  日本機器人産業和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植。本世紀初,日本政府就成立了“新世紀機器人技術戰略調查會”,研究討論機器人的發展方向和關鍵技術,市場對機器人的需求,企業在開發機器人中的困難和問題。在此基礎上,日本政府制定併發表了未來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戰略,同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鼓勵措施,包括資金、稅收、貸款、保險等各方面的扶植政策。日本尤其重視建立“産官學”的合作體制,由國家研究機構研究機器人的基礎技術,然後低價轉讓給民間企業,鼓勵企業儘快開發研製新産品和新技術。日本政府認為,日本在資訊技術方面已經落後於歐美,只有在機器人技術上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才能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南韓:構築開放型産業體系

  經濟日報駐首爾記者 楊 明

  

  南韓某企業研發的焊接機器人。 本報駐首爾記者 楊 明攝

  

  別開生面的機器人足球比賽。本報駐首爾記者 楊 明攝

  南韓政府很早就認識到機器人産業對於帶動本國産業升級、撬動世界製造業格局的重要作用,將其作為國家戰略産業給予了全方位的支援。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南韓機器人産業保持了非常強勁的增長速度,截至2013年,在整體機器人産業中佔據最大份額的製造業機器人領域,以出廠臺數計算,南韓已排名世界第4位。未來南韓政府將積極鼓勵各行各業加快與機器人産業的融合,形成開放型的産業生態系統,並通過全球合作擴大海外市場的佔有率。

  從模倣改良到掌握核心源頭技術

  南韓機器人産業胎動於20世紀80年代。隨著1978年現代汽車從日本豐田引進了首臺多點焊接機器人,南韓産學界在沒有政府支援的情況下,開始了針對機器人的自行研發,並在1984年開發出首臺垂直關節型弧面焊接機器人。

  在汽車、半導體産業不斷發展的帶動下,南韓政府認識到機器人産業的發展對於提升製造業自動化的關鍵性作用,加大了相關的扶持力度,使得機器人産業到20世紀90年代前半期已奠定了自身的産業基礎。1997年的金融危機給南韓的機器人産業帶來了巨大衝擊,政府支援和研究開發都基本中斷,LG、大宇和起亞等大企業也都撤出了機器人産業。但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也給了中小企業難得的發展空間,在1997年至2001年5年間,總共誕生了121個專門從事機器人研發和生産的相關企業。

  進入21世紀後,IT産業的急速擴張促使南韓政府對機器人産業的支援呈現出規模化和系統化的特點,産業資源部、資訊通信部、科技部等部門都相繼制定了針對機器人研發的相應支援舉措。2008年首部機器人産業的相關法案《智慧機器人開發及普及促進法》正式出臺,2009年又推出了首個智慧機器人開發五年規劃。

  五年規劃的實施給南韓機器人産業帶來了質的飛躍。2009年南韓機器人産業的生産規模為10202億韓元(約合58.6億人民幣),但在短短兩年之後就突破了2萬億韓元大關,2013年的統計數值為22210億韓元,較2009年增長1倍以上。出口方面,出口占總生産比重由2009年的9.7%增長到了2013年的30.6%,出口額也由965億韓元增加到7376億韓元。産業發展對就業的帶動也很明顯,僅産業內的從業人數5年間就由5068人增加到了11478人,而銷售規模超過100億韓元的企業數也由20個增加到了47個。目前,南韓機器人産業對比美國的技術差距已由2009年2.5年縮小到了2013年的1.8年,而在奈米級搬運機器人系統和高密度革新製造工程用機器人系統領域,南韓已經掌握了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

  擴大産業外延 搶佔國際市場

  為進一步加快機器人産業前進的步伐,南韓政府於今年頒布了第二個智慧機器人開發五年規劃。和2009年將大部分重點放在建立産業架構、培育産品開發和推廣的第一個五年規劃相比,第二個五年規劃更側重於將技術與其他産業相融合,通過擴大産業外延,在國內外創造新需求和新市場。

  新的五年規劃提出了三大目標。一是構築開放型機器人産業生態體系,擴大國內機器人市場規模,到2018年突破7萬億韓元,比2013年增長3倍以上。二是強化國際合作和出口競爭力,搶佔海外市場,到2018年實現出口額2.5萬億韓元。三是提高專門從事機器人産業的企業數量和規模化,到2018年企業數超過600家,銷售規模增長2倍以上。

  為此南韓政府將通過四方面舉措推動機器人産業發展。包括:選擇具有國際先導性大型研發課題重點推進,反應多樣化社會需求,強化零部件領域研發,提高機器人研發綜合實力;推動機器人技術向製造業、服務業等其他産業擴散,戰略性提高機器人普及,強化全球合作;引導需求企業和其他産業大企業對機器人産業加大投資,加強認證標準國際化,以中小企業為中心培育機器人專門人才,形成開放型機器人産業生態體系;充實機器人産業內研發生産合作,擴大與其他産業間的跨領域協作,協調地域機構間的作用,構築名副其實的泛國家機器人産業融合網路。

  然而,由於近兩年南韓經濟持續低增長,對機器人産業的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抑製作用。最近一份針對機器人行業企業的調查顯示,有超過58%的企業認為初期投資不足是行業發展中最大的制約因素,因此如何引導跨行業大企業和海外投資進入南韓機器人行業,將是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機器人産業競爭 愈演愈烈

  □ 李紅光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機器人”這一常常出現在科幻小説和電影裏的概念正變成具體的産品和應用走進日常生産和生活之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已經從工業領域快速擴展到越來越多的領域,並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水準的重要標誌。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去年發佈的一份報告將先進機器人列入引領全球經濟變革的顛覆性技術,每年將給全球帶來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數據顯示,2013年,工業機器人全球銷量約17.9萬台,創歷史新高。更多的跡象讓人們相信,機器人産業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將改變全球製造業格局。普遍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明顯特徵是數字化、智慧化和網路化,而機器人産業的發展將是這場技術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機器人産業的推動下,一國産業競爭優勢的內涵、産業競爭優勢所依賴的資源基礎以及國家間産業分工形式都將發生深刻變化。也正因為此,機器人産業被一些主要經濟體當作保持和重獲製造業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並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

  在美國,機器人已經被列為實現製造業變革、促進經濟發展的核心技術,定位與網際網路一樣重要。歐盟啟動了全球最大的民用機器人研發計劃,納入了機器人在製造業、農業、健康、交通、安全和家庭等各個領域的應用,力圖為提升工業競爭力增添動力。在亞洲,日本將機器人當作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期望拉動經濟增長。南韓謀劃構建開放型的産業生態系統,將機器人産業融入各行各業,其整體機器人出廠臺數已排名世界第四。由此可見,一場全球範圍內的機器人競爭戰已經打響,並將愈演愈烈。

  面對著洶湧而來的機器人浪潮,各經濟體並不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發達經濟體依託強勁的技術優勢已經搶佔了先機。誰在技術上佔有優勢,誰就將引領發展,這樣的特點在網際網路潮流中已經得到充分驗證。美國由於在網際網路技術上佔有絕對的先發優勢,從而在網際網路潮流中風光無限,而日本則因錯失了發展網際網路的最佳時機,從而使經濟喪失了活力,陷入停滯的尷尬境地。所以,如果不能順應機器人革命的要求,就將有可能喪失産業競爭的主導權,從而制約經濟持續增長。

  也許正是因為機器人産業的發展關乎自身的未來,各經濟體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發達經濟體不會輕易地向發展中經濟體轉移和授讓機器人核心技術和專利,發展中經濟體在機器人産業競爭中將受到很多阻礙。以中國為例,儘管在機器人領域的部分技術並不落後,但仍缺乏比較關鍵的核心技術,機器人市場被國外廠商佔去大半。

  可以預見的是,機器人的不斷引入將創造一個新的製造時代,一場不見硝煙的競爭戰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機器人(300024)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