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反腐相聲上春晚的雙重意義

  • 發佈時間:2015-02-09 06:29:32  來源:瀋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劭強

  站在央視春晚的宣傳板前拍照時,苗阜和王聲的動作有些拘謹。這對80後相聲演員在具有33年曆史的全國最大舞臺上,還顯得有些青澀。何況,他們首度衝刺春晚舞臺的作品,就是根據陜西省紀委提供素材而創作的反腐相聲,據稱,其諷刺尺度之大堪稱三十年來之最。

  (2月8日《華商報》)

  春晚是級別最高的綜藝晚會,但是春晚的語言類節目卻往往差強人意。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春晚被認為是年終的聯歡,一些帶有諷刺性的內容會在審查時被拿掉,這被認為是有煞風景的“敗筆”。現在,春晚指定反腐相聲上臺,無疑改變了一些以前固有的認知。這種改變和創新有著雙重意義。

  首先,這是對語言類節目規律的回歸。任何喜劇都來自不協調,以及對不協調的呈現與嘲諷。而現實中,一些不協調就發生在腐敗中——人性的貪婪和醜陋,情節的衝突與起伏,通常在腐敗過程,以及反腐進程中得到集中體現。既然如此,反腐題材就是相聲創作的富礦,只要相聲創作者能夠從相聲藝術的規律出發,對腐敗現象進行毫不留情地辛辣諷刺,對反腐工作進行毫不吝嗇地宣傳鼓勁,就一定能針砭時弊、製造笑果。所以,反腐題材的開放,無疑會讓相聲以及其他語言類節目迎來春天。這不是一種誇張的説法。

  其次,這是對反腐文化大張旗鼓的宣揚。春晚是文化風向標,是主流文化的陣地。之前已經流行的文化,可以因為登上春晚而獲得肯定,進入主流之列;之前還未流行的文化,可以因為登上春晚而備受矚目,成為具有流行潛質的主流文化。可以説,春晚就是主流文化的認證陣地與流行源頭,一種文化若不能進入春晚的視野,即便其流行開來,也很難説已成為主流文化。從這個角度看,將反腐相聲請上春晚,不僅是春晚開放思路的表現,還是反腐已經成為一種主流文化的結果。正是因為反腐已經成為主流文化,對腐敗的零容忍正在成為一種普遍共識,相聲選擇反腐題材才不再敏感,對腐敗的熱辣諷刺反而成為一種主流,一種必須。

  當然,反腐題材的相聲也需要接地氣。希望創作者能多傾聽民意,打撈、梳理人們對腐敗的直接看法,並用生活化的語言呈現出來,以便奉獻一道酣暢淋漓的反腐相聲大餐。藝術來源於生活,當對腐敗的零容忍正在成為共識,當反腐已成為法制社會的主流文化,那麼相聲創作當然不能袖手旁觀,白白浪費了這個最可能産生效果的喜劇題材。因此,期待反腐相聲讓相聲找到更廣闊的創作空間,並能在春晚舞臺上一炮打響;也期待反腐的主流文化因為春晚舞臺的傳播而更加強勁,對腐敗零容忍能成為社會的整體自覺。這應該是反腐相聲上春晚,可以起到的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