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關的多開的少 相聲小劇場不盈利?

  • 發佈時間:2014-10-08 08:38:30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最多時的50多家,到如今只剩下21家,關於京城相聲小劇場的這組數字,近來成為曲藝界的一個熱門話題。這組數字是否屬實?京城相聲小劇場是否真的關的多開的少?

  嘻哈包袱鋪已從4家減為1家

  2008年5月成立的嘻哈包袱鋪是京城相聲小劇場的代表。掌櫃高曉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介紹,2012年時嘻哈包袱鋪全年流水超過6000萬元,公司有70多對演員。最多的時候,北京同時有4家劇場在演出,一週演出20多場。如今,嘻哈包袱鋪正常營業的劇場只有奧體中心一家。今年一年,就先後關停鼓樓、西直門、安貞3個劇場,其中的安貞劇場還是嘻哈包袱鋪規模最大的旗艦店。

  嘻哈包袱鋪的遭遇並非個案。朝陽9劇場(小梨園劇場)位於朝陽文化館內,在此駐場演出的樂豐齋成立於2008年,運營4年後關閉。隨後,樂豐齋班主程磊的師弟楊潔在這裡開了“沒六兒江湖”相聲俱樂部。一年以後,因為入不敷出,“沒六兒江湖”也消失在觀眾的視線中。今年三四月間,李金鬥的入室弟子李寬所創辦的寬和茶園接手此劇場。日前,記者致電朝陽文化館得知,寬和茶園剛剛在8月底撤銷了這家分店。

  正如業內人士所説,京城相聲小劇場進入洗牌期,最近這一兩年將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階段。

  京城相聲小劇場沒有一家是盈利的

  程磊用算賬的方式,講述了小劇場的壓力與艱辛。他説,“就目前來説,小劇場演出的場租是每場1500元~2000元,一週按兩場演出算,場租就得4000元。演員的勞務費大概是每人200元,一場12個演員光勞務費就得2400元,一週兩場就是4800元。這樣,一個小劇場一個星期的運營成本就得8800元,一個月是3萬多元。相聲是平民演出,票價基本上都維持在60元以下,想要盈利就得每場都坐到八成以上,但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北京所有的小劇場在成立之初,都屬於賠錢狀態,班主都得自己往裏貼錢。入不敷出的時間一長,小劇場自然就堅持不下去,只能關閉了。‘沒六兒江湖’關停就是因為經濟壓力太大。天氣不好的時候一場就有幾個觀眾,最後也只能關閉了”。程磊進一步強調,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小劇場靠日常演出掙到錢。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相聲小劇場根本維持不下去。

  廣笑堂相聲俱樂部經理劉民坦承,廣笑堂目前的經營效果不佳,“每個月運營成本在1.2萬元左右,場租由於採用了與房東分成的模式所以忽略不計。現階段主要的盈利點來自茶水消費,但收入情況一般”。

  京城相聲小劇場經營難,星夜相聲館的演員郭天翼也深表贊同。他説:“演員想要靠小劇場發家致富,指著小劇場盈利是不現實的。我們現在一個星期固定安排3場演出,票價基本上都在50元以下,觀眾上座平均在六七成左右,演員的收益確實是比較微薄的。”

  郭天翼介紹,現有的20多家小劇場,名聲比較響亮的不到一半,但這一半吸引了大部分的觀眾群。即便這樣,德雲社、嘻哈包袱鋪等劇場也不能保證場場都賣得好。而成立不久或者沒什麼名氣的小劇場更是艱難維持。“聚樂部”的工作人員稱,不好的時候,能容納200人的場子只有一二十人。

  德雲社創始人郭德綱也在採訪中説:“一個小劇團如果一週演一場,連20張票都賣不了,你還能堅持嗎?德雲社300多個演員,6個劇場加上外地的,天天演,有時候都覺得吃力。所以演出市場不好混。”

  (文/尚睿 原載《北京青年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