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感冒藥後體檢,發現肝有“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2-09 02:29:25 來源:長沙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楊蔚然通訊員 楊芳 段妍琴
指導專家長沙市第四醫院
龔建武檢驗科主任醫師
黃晶眼科副主任醫師
核心提示
年末春初,許多單位或個人習慣性地要做體檢。
大多數人知道,體檢一般都要求晨起後空腹進行,這是因為飲食因素會影響化驗結果的準確性。但藥物對體檢結果的影響,很多人不知曉,也容易被忽視。
影響1
血常規、血糖及血液電解質檢測
含雌激素的避孕藥。女性服用後,在血常規檢測時會檢出血小板、紅細胞減少。這是因為此類藥能影響人體的血脂正常含量,使葡萄糖耐量試驗降低,並可引起血小板、紅細胞數量減少,以及肝臟轉氨酶含量升高。
抗凝藥。服用阿司匹林、氫氯吡格雷等抗凝藥物後,可能引起凝血時間的改變。如需要做血常規及凝血試驗,應儘量在用藥後8小時再抽血檢測。
抗癌藥。多種抗癌藥物對人體造血系統有毒性作用,可引起血液中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的數量減少,以及肝功能改變、血脂出現異常變化。
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可使血糖測定增高,易被誤認為是糖尿病的徵象。
利尿藥。氫氯噻嗪、塞米、利尿酸等利尿藥,由於對腎臟有保鈉排鉀作用,可使血液中的鉀離子含量明顯降低,血尿酸增高、血糖增高。
而螺內酯會使血鈉降低、血氯降低、血鉀增高。以上這些藥物對血液電解質(尤其是鉀、鈉)化驗結果有一定影響。
【專家點評】作為體檢的基礎項目,必須考慮生理情況、食物影響(如飲酒)、藥物影響等,受檢者應告知醫生和檢驗人員。
血清電解質檢查,是反應體液平衡和酸鹼平衡的重要指標,其檢測結果受標本溶血、輸注電解質服用某些藥物等因素影響。
影響2
尿糖、尿常規檢測
維生素C。有些人長期服用維生素C製劑,有可能導致尿糖偏低。維生素C是一種很強的還原劑,可以與化驗血糖、尿糖的試劑發生化學反應,從而使化驗出的血糖、尿糖含量偏低。
B族維生素、黃連素。在服用B族維生素、黃連素後,尿檢時可見尿液呈黃色,會影響尿液顏色的判斷。
鎮痛消炎藥。嗎啡、可待因、杜冷丁、吲哚美辛等藥物,可能使膽總管開口處的括約肌痙攣,從而導致血、尿中的澱粉酶含量明顯升高。這種影響在用藥後3~4小時最大,會持續至少24小時。
磺胺類藥物和盤尼西林。磺胺類藥物和盤尼西林等抗菌藥物,能增高血液中尿酸濃度。服用磺胺類藥物後,尿膽原檢查會出現混濁,影響結果判斷。
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如左旋多巴可使測定尿中酮體的顯色異常,掩蓋原來的反應。
【專家點評】尿液分析結果的準確性,首先取決於正確的採集標本,應根據檢測項目需求,而採集不同類型的尿液標本。晨尿為尿常規檢測的理想標本,同時,服用某些藥物經過腎臟代謝會影響結果,應在停藥一定時間後再檢測。
影響3
肝功能檢測
感冒藥。撲熱息痛(對乙酰氨基酚),以及含撲熱息痛的新康泰克、白加黑等感冒藥,可能引起轉氨酶升高,從而被誤判為肝臟出了問題。
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該類藥物一般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也可能引起轉氨酶升高。
激素類藥物。如強的松等能誘導肝酶合成增加,使轉氨酶、轉肽酶及總膽固醇升高。
肝素。臨床上肝素廣泛應用於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的早期治療及體外抗凝,但其能促進組織脂蛋白酶的釋放,引起血液甘油三酯顯著下降等。
【專家點評】肝功能檢測,與患者是否空腹抽血、服用某些藥物相關,建議至少空腹6小時以上,且檢測前3天最好素食,同時多數藥物都會在肝臟進行代謝,對檢測結果有較大影響,建議在檢測前最好停藥,不能停則應向醫生和檢驗人員説明。
影響4
視力檢測
服用盤尼西林、氯黴素、磺胺類等抗菌藥物後,可能引起暫時性視力下降、復視(看東西有重影)、眼球運動障礙、視乳頭水腫等。
服用抗結核藥乙胺丁醇後,可能引起視神經炎,出現視力模糊、眼痛、紅綠色盲等。
體檢時,醫生有時詢問的情況,病友會認為與自己的檢查無關,但是藥物對身體的影響作用,病人自己不能充分了解,如抗癆藥物的視神經毒性、激素類藥物可能引起眼壓升高繼發青光眼等,需要受檢者配合醫生。
【專家點評】如果因服藥使體檢結果有異常,不必過分擔心,受檢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于檢測前停用對結果有影響的藥物,再重新檢測即可。大多數藥物停用後,快則幾小時,慢則48小時,其影響可基本消失。
但應注意,老病號不能擅自停藥。高血壓患者體檢前應先服用降壓藥,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可把藥帶到醫院,先空腹抽血再吃藥,並檢查其他項目。醫生在分析檢驗報告時,要注意藥物因素的干擾,這樣才能做到準確無誤。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