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克鼎:國寶曆險記
- 發佈時間:2015-02-08 06: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被歲月打磨得通體佈滿斑駁銅綠的寶鼎,散發著“國之重器”奪人心魄的魅力
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百萬餘件,鎮館之寶無數,精品中的精品當屬古樸莊重的大克鼎,雄踞上博最富特色的青銅器陳列室——這個種類齊全、系統完備地反映中國古代青銅藝術歷史的場館,“國之重器”就像磁鐵一樣牢牢吸引著每位參觀者的目光。
大克鼎鼎高93.1釐米,重201.5千克,口徑75.6釐米。站在器壁厚實、形制雄偉的大克鼎前,記者細細端詳著被歲月打磨得通體佈滿斑駁銅綠的寶鼎,感受著“國之重器”散發出的奪人心魄的魅力。
大克鼎口部微收,方唇寬沿,上有粗壯的立耳,腹部略鼓,下置蹄形足,和造型渾然一體的是口沿下飾有的三組從玉器紋飾演變而來的獸面紋,間以六道短棱脊,寬大波曲紋形成帶狀與環狀相結合的浮雕,迴環往復,厚重而又有律動感。
鼎腹內壁還鑄有長銘文,28行290字,主要記錄西周孝王時期一名叫克的大貴族先祖受到周王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隸賞賜的內容,為西周土地制度、社會制度研究留下了極其珍貴的史料。銘文字跡端莊質樸,筆畫均勻遒勁,上半部刻有整齊長方格,每格一字,佈局規整,疏密有致,和鼎身紋飾風格一脈相通。
大克鼎又稱膳夫克鼎,是克為祭祀祖父而鑄造的青銅器,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在陜西扶風出土。此後短短60餘年間,大克鼎輾轉7位主人,幾度上演寶物曆險記。直到新中國成立,才被最後珍藏的主人,一位平凡而偉大的女性潘達于捐獻給國家,成為上博舉世皆知的珍貴藏品。
據史料記載,大克鼎出土後,被金石、文字學家潘祖蔭以重金購得。在這之前,他已擁有西周史頌鼎、大盂鼎,有這樣三個無價之寶鎮家,潘祖蔭自然十分興奮。他只要聽説有青銅器出土,都要“傾囊購之,至罄衣物不恤”。
潘祖蔭逝世後,因其沒有子女,遺産由其弟潘祖年全權處理。潘祖年將潘祖蔭的文物、書籍裝船運回蘇州,青銅器中即有著名的大盂鼎和大克鼎。潘祖年對家藏文物把得極嚴,定下了“謹守護持,絕不示人”的規矩。
潘達于18歲嫁到潘家,丈夫潘承鏡是潘祖年的孫子,不幸只過了3個月,丈夫便去世了,第二年,祖父潘祖年也去世了。潘達于帶著一雙過繼的年幼子女,守著大量文物財寶,借住在蘇州城裏南石子街“老二房”的舊宅裏。兩件稀世珍寶曾引來欲重金購買的海外來人,但被謹記祖父遺訓的潘達于拒之門外。
抗戰前,潘達于請來可靠的攝影師將全部青銅器逐一拍照,將380塊玻璃底片精心收藏。抗日戰爭爆發後,潘達于讓家裏的木匠做了一個結實的大木箱,深夜搬開她住的房子地下方磚,將兩尊大鼎放入箱中埋入地下,再按原樣鋪好方磚。日本侵略者佔領蘇州城之後,先後7次闖進潘家搜尋,均無功而返,寶鼎在潘達于的守護下安然無恙。
1944年,埋在地下的木箱腐爛,方磚塌陷下去。潘達于又和家人一起圓木做架,將兩尊大鼎徐徐吊出土坑,堆在屋角,裏面放上破衣雜物,外面遮以舊傢具,再將這一進房屋釘死,不住人也不能走人,稀世珍寶就這樣一直被靜靜保存在蘇州的陋巷舊屋中。
1949年8月,新成立的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頒布了一系列保護文物的法令和政策。1951年7月,已從蘇州移居上海的潘達于聽説文管會正積極籌備建立博物館,保存民族文化遺産,便給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寫信,希望將大盂鼎和大克鼎捐獻出來。同年10月,文管會以隆重的授獎典禮表彰潘達于的捐獻之舉。
1959年,大盂鼎應征北上,成為剛建成的中國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留在上博的大克鼎備受珍愛。此後,有著博大胸襟的潘達于在子女的支援下繼續向上博捐獻了大批珍貴文物。2007年8月8日,潘達于辭世,享年102歲,在為世人留下大批珍貴文物的同時,這位可敬的老人也為人們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産。(經濟日報記者 沈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