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華第一笛”首度來廈

  • 發佈時間:2014-09-27 03:29:26  來源:廈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賈湖骨笛

  年齡:至少八千歲(屬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

  身型:長22.2釐米、口徑1.1-1.7釐米

  特點:身負七孔,能吹出七聲齊備的下徵調音階

  榮譽:改寫中國人對先秦音樂只有五階音域的史考,為河南博物院的“鎮館寶藏之首”

  ?青銅樂鐘一組。

  ▲伎樂俑一組(漢代)。

  (本組圖片/本報記者 姚凡 攝)

  本報訊 (記者 郭睿)展廳裏這支笛子,至少八千歲。它身負七孔,孔距考究,能吹出七聲齊備的下徵調音階,改寫了中國人對先秦音樂只有五階音域的史考,有“中華第一笛”之稱。作為河南博物院的“鎮館寶藏之首”,它經長途跋涉出現在昨日開幕的“華夏遺韻——中原古代音樂文物展”上,展出地點是廈門華僑博物院,這也是它初次在閩亮相。

  展覽由廈門華僑博物院與河南博物院聯手舉辦。現場展品為河南博物院館藏精選出的文物59組(套)162件。展廳按照歷史脈絡,分5個單元,還原了一個從史前遠古時代,直到宋元明清,傳承了8000年的聲音世界。

  上世紀80年代,河南舞陽賈湖遺址陸續出土了一批骨笛。賈湖骨笛,形制固定,製作十分規範,音色極具表現力,多數可達2個八度音域以上,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且能演奏的樂器實物。這支來廈的“骨笛”形貌較好,使用鶴骨製成,是國家一級文物。值得一提的是,它身上的七個孔開得齊整又奇妙。即便是在當代,也鮮見如此精巧的手工技藝。

  “骨笛”只是這場“華夏遺韻——中原古代音樂文物展”上的一份驚喜。金石之器,琴瑟、鈴鐸、響器、舞人等眾多文物皆匯聚於此,全方位、多角度向觀眾展示出中國古代音樂的無窮魅力。據悉,展覽將免費向市民開放至12月15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