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年終獎,重在誠意

  • 發佈時間:2015-02-08 05:27:3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年終歲末,網友們又開始在網上紛紛曬出自己的“年終獎”了。與去年許多企業的“土豪”年終獎不同,今年網上曝出的年終獎形式只能以“奇葩”兩個字形容。某網站整理了網友曬出的“年終獎”,發現有發醬油和辣條的,有發白酒或南瓜的,甚至還有給從不吃大蔥的南方員工發兩捆“山東大蔥”的。除食物外,還有彩票、“遲到券”、尿不濕等物品,種種無厘頭的形式讓員工匪夷所思、哭笑不得,難怪網友們驚呼:年終獎被老闆們“玩壞了”!

  其實,對於許多人來説,年終獎是企業對自己全年工作的認可和獎賞。它不僅僅是物質的含義,更蘊含著許多精神鼓勵。科學的年終獎發放,對於鼓舞員工幹勁、增強凝聚力有著重要作用,而年終獎發放的失策,則有可能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在IBM日本總部,曾因年終獎發放引發過一場著名的“東京事件”。起因是根據美國總部慣例,IBM東京公司的高層決定秘密重獎幾位工作出色的骨幹分子。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此事泄密後,不論是獲得獎金還是沒獲得獎金的員工,共同向企業提出辭職,最後年終獎只能平分了事。管理層經調查發現,之所以出現全員辭職,並非出於“鬧情緒”,而是沒得到獎勵的員工認為自己工作業績不突出,繼續“混”下去也沒啥意義;而得到獎勵的員工辭職,則是由於自己被老闆重獎,害得同事丟了飯碗,既對不起同事也對不起公司。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看出,“年終獎”的發放並不是可以隨意“任性”的小事,而是需要遵循管理學上的科學性,同時還要參照各地不同的文化特色。根據以往經驗,不同企業的年終獎存在不同的發放形式,除了一般意義上的“紅包”外,還有股票分紅、“雙薪”、提成、獎金等多種形式。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獎勵員工們在一年當中所付出的勞動,同時對績效優良、工作業績突出的員工予以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

  然而在經濟學上,有一個邊際效益遞減定律。如果年終獎年年一種形式、沒有新意,這種刺激對於員工來説會漸漸失去激勵作用,讓員工産生“飽厭”感。而單純以數量上的遞增來刺激員工的積極性,則會給企業逐漸背上沉重的負擔。如何在年終獎的設計上年年有新意,也讓眾多企業的管理層為之絞盡腦汁。

  其實我們不妨換一種思路,在物質獎勵的同時,多多重視其精神內涵。近年來,精神獎作為年終獎的一種形式在國外非常流行。企業在年終或春節前夕,把表現突出的員工家屬請到企業來,為他們專門召開表彰大會,感謝家屬對員工工作的支援,並給予一定數量的獎金。這不僅讓員工本人感到風光無限,也讓他們有了一种家的溫暖。此外,旅行、假期等形式,也不失為調劑年終獎的不錯選擇。不管怎麼説,一份有誠意、有溫度的年終獎,員工們還是非常歡迎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