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要精細化研究創新體系的各個環節

  • 發佈時間:2015-02-08 01:30:3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0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以及相應的配套措施文件,鮮明地提出要把自主創新作為優化産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應當説,從2006年到現在我國科技事業在社會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增強了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信心。回顧這一時期的創新實踐,我們發現科技界、經濟界對創新驅動的理解有所不同,經濟學界對科學技術方面的基本知識和科技運作的規律,認識得還不到位。

  整個創新體系包括政府、科研機構、大學和企業,它們是共同作用、相互促進的體系。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在科技體制、科技政策等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也應當看到科研和産業結合不足,産業和市場結合不足。單純講市場機制,或者單純講政府主導,都是不全面、不準確的。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産業、不同的技術發展環節,面臨的條件不同,運作機制也有所不同。我們需要對這些方面進行精細化的分析、研究和管理。

  例如,我國提出要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這就需要有針對性地填補産業發展的技術短板,這個填補的過程也就是我國産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和國民收入提高的過程。應當説,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既是科技界的需求,也是經濟界、産業界的需求,出臺的政策和科技界、經濟界、産業界都存在介面,但是在幾方結合中,大企業和小企業的關係、不同行業部門的研究體系等一些實際問題,往往成為研究解決技術短板的障礙。我國現行的行業管理能力在這方面急需加強。

  總之,要以國家創新體系的眼光,審視和推動創新驅動産業升級所必須的經濟和産業政策,包括體制調整,不能拘泥于已有的説法;要以國家的戰略、經濟發展的長遠利益為導向來設計我國的體制改革,而不是相反,否則不會有進步。

  我們需要認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要針對行業的特點、科學技術的特點,重新思考在創新驅動中怎樣擺好企業、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二是要認真研究科研管理、技術研發管理和經濟管理的區別以及共同點,研究它們三個怎樣才能更好地結合。三是在市場、金融等高度開放的條件下,該怎麼用好國內的市場,扶持創新型企業發展,並借此把我國企業的創新成果推向國際市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