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救市政策托不住地産 房企不得不創新求生

  • 發佈時間:2015-02-07 10:25: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2月7日消息(記者初日)各地來自地産的財政收入明顯下降,今年伊始就能明顯看出一些地方政府開始啟動第三波救市,中央層面的政策也在給樓市吃定心丸。但政策對供需改善的效果有限,對於市場競爭的殘酷,房企心照不宣。大佬們只好“折騰”,求新求變,以求生存。各地在怎麼救市?房企又在如何變革?

  主持人:地方政府為什麼要救市?民眾多少有點反感,認為救市會推高房價,你怎麼看?

  其實救市的原因很簡單,去年房地産市場成交量、價格、投資悉數下滑,地方財政在仍難脫離土地財政的體系下,也受到牽連。寧波市市長盧子躍年初在市政協的會議上坦言,寧波企業遇到的三大風險之一就是房地産風險。

  盧子躍:2014年我們房地産價格每平米下降平均1200-1300元,你原來的廠房土地可以到銀行貸款一千萬,現在最多貸700萬。政府層面來説,寧波稅收27%-30%來自房地産。

  在救市上,地方政府可謂不遺餘力,從補購房者到補開發商,該用的招都用了。進入新年,已有紹興市、廈門市、資陽市等出臺救市新政,紹興的購房稅收補貼;廈門全面取消限購;資陽對居民購房予以獎勵。

  同時,中央層面也為地方提供政策便利。住建部喊話以租代售去庫存,部長陳政高説,“房地産庫存高企的三四線城市,棚改再蓋新樓進行整體安置已經沒必要。”

  政策一齣,寧波、福州率先響應,安徽、江蘇、遼寧等6個省市也在試點政府回購商品房。寧波市住建委副主任諸國平認為,這麼做的好處,一是去庫存,二是有助於棚改拆遷居民更好融入城市生活。

  諸國平:並不完全是為了解決市場存量問題,這種籌集(房源)方式可以減少社會矛盾,盡可能中低收入家庭不要住在一個小區,完全有條件通過市場分散解決他們的問題。

  而關於房價,決定房價的因素就是供求關係,各地政府一般是用較低的價格,採購那部分已經多出來的房源,比如福州是八五折回購商品房。加上庫存比較多,房子並不會一下就變緊俏了,業內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價格會企穩。

  主持人:這幾天央行降準為樓市又添了一個大利好。房企老總們為什麼還冒風險要折騰啊?

  我採訪中也有這個疑問,一些房企老總説,這些利好政策更多是出於對宏觀經濟的考慮,並不是為地産服務。他們還是憂心忡忡,認為2015年對地産行業來講還是一個寒冬期。

  萬科北京區域首席執行官毛大慶説,人口紅利拐點、城鎮化降速以及社會總庫存難解決是中國房地産無法避免的三大問題,供求關係非政策所能扭轉。

  房地産從黃金時代到白銀時代,逝去的不僅僅是高額利潤,全行業和諧共生的局面也一去不返。證大集團退出房地産市場,佳兆業宣佈出售旗下4個項目公司。

  去年幾乎倒下的綠城,今年佳兆業再遭“分食”,來不及為昔日的對手哀嘆,所有房企都在為自己的未來打拼。大家心照不宣的是:變,不一定活,但不變,就是等死。

  這樣的市場形勢,中小房企最痛苦。陽光100地産在遼寧瀋陽新開發的社區主打O2O線上生活,業主通過手機APP一點,可以輕鬆實現叫醒、送餐、物流、資産管理等多項服務。陽光100副總裁范小衝説,從增量時代,到存量時代,房企不得不主動變革。

  范小衝:發現新的需求,通過服務,通過網際網路O2O平臺,支援分散、碎片化的需求,創造的價值更高。

  幾家標桿房企更敢“折騰”。萬科不僅謀求轉型,佈局海外,還關注機器人産業,老齡化社會,機器人進入社區服務不是幻想。萬達不滿足和百度、騰訊兩大線上巨頭結盟,今年還將橄欖枝拋向蘇寧雲商,向電商轉型。SOHO中國則從商業地産轉向短租辦公室,2月已有兩家SOHO 3Q開門迎客,接受線上選座、預訂、付款等。

  不過,某知名房企負責行銷的馬經理認為,房企轉型萬變不離其宗,沒有脫離地産主題,只是更加注重産業鏈延伸和服務。

  馬經理:轉型也是以地産為主,完全轉型以後沒人做地産了,你信嗎?只是為了提升産品,以後競爭越來越激烈,你的服務,你的産品品質,大家都在往這個方向發展,來競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