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中超俱樂部大多具房産背景 媒體講述房企足球經

  • 發佈時間:2015-02-06 07:13: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邢飛  責任編輯:謝淩宇

  今年1月,當球迷們為國足亞洲盃提前出線刷屏的時候,又一家房企足球隊宣佈成立了。近日,華夏幸福收購了中甲球隊河北中基,成為又一家進軍足球行業的房企。

  房企進軍足球行業已不是新鮮事,在目前16支中超俱樂部中,絕大多數都具有房地産的背景,中超聯賽也被戲稱為中國房地産足球超級聯賽。目前中超俱樂部成為房地産企業天下的背後,除了有錢任性的本色外,房企們看到的是足球對品牌的巨大傳播效應。此外,足球市場巨大的商業潛力與政策扶持,也成為房企投資足球的原因。

  球隊“買、買、買”

  去年年底收購河北中基足球俱樂部的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1月27日在北京舉行媒體見面會,正式宣佈河北華夏幸福足球俱樂部成立,並宣佈西班牙甲級聯賽皇家馬德里俱樂部、巴塞羅那俱樂部前主教練拉多米爾·安蒂奇率領河北華夏幸福足球隊征戰中甲聯賽。

  在去年中甲聯賽中成功保級之後,為了俱樂部的發展,河北中基足球俱樂部接受了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購,將全部股份轉讓給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廊坊京禦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河北華夏幸福足球俱樂部成立之初便重金引進前西班牙甲級聯賽皇家馬德里俱樂部、巴塞羅那俱樂部主教練拉多米爾·安蒂奇和他的教練團隊。

  房企進軍足球行業已不是新鮮事,在7家千億房企中便有恒大、綠地和萬達3家“涉足”。在目前16支中超俱樂部中,絕大多數都具有房地産的背景。這其中既有綠城、建業這樣的房企資深“玩家”,也包括近幾年才進入足球領域的富力、綠地等房地産企業。除了這些主業為房地産的公司外,其他俱樂部投資人的企業幾乎也都涉足了房地産領域,例如國安、魯能等。因此,中超聯賽也被大家戲稱為中國房地産足球超級聯賽。

  除了斥重金投資中超外,一些房企將目光轉向海外,投資國際足球俱樂部。今年1月,萬達集團投資45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購買了馬競20%的股權,並進入俱樂部董事會。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中國足球水準提升,未來不排除繼續投資歐洲俱樂部。

  聯姻足球的不解之緣

  翻閱中國足球發展史,目前房企聯姻足球的現象並非從一開始就出現。

  在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化之初,房地産與足球相當疏遠,當時的房地産贊助企業只有4家。而在中國足球頂級聯賽的贊助商名單中,後來也曾出現過制藥、電器、煙酒甚至輪胎企業。隨著足球投資的成本不斷提升,這些企業逐漸被財大氣粗的房地産商取代。

  據悉,新一輪的房地産燒錢運動始於2010年。一個“揮金如土”的恒大集團當年以1億元買斷廣州足球俱樂部全部股權,用不到4年的時間取得中超三連冠、問鼎亞冠冠軍,打造了中超史上的“恒大神話”,同時引領了“房地産足球”的新型模式,也調動了房地産商們跨界投資空前的熱情。

  記者發現,現有的中超球隊中,廣州恒大、杭州綠城、廣州富力、青島中能、天津泰達等5傢俱樂部身後的老闆,皆為純正的房地産開發商;山東魯能、北京國安、遼寧宏運、長春亞泰、江蘇舜天、大連阿爾濱、上海上港、上海申鑫、武漢卓爾9支球隊的金主,投資範圍也包括房地産。

  在恒大之前,將足球與地産完美聯姻的是萬達。1993年,萬達集團入主大連足球俱樂部,更名為大連萬達足球俱樂部。此後的時間裏,大連萬達奪得了四次甲A聯賽冠軍和一次中國超霸杯冠軍,並創造了職業聯賽連續55場不敗的神話,成了甲A時代名副其實的“巨無霸”。

  足球的賬本

  房企一擲千金買球隊、球員風光的背後,經濟賬如何算,一直是公眾好奇的焦點。

  去年年底網易發佈的《中超商業價值報告》顯示,“2014賽季,中超公司年收入4.4億元,中超各俱樂部總收入突破20億元,但支出則超過22億元,俱樂部仍是虧損”。

  據一位足球專業人士透露,球隊高額的資金投入,包括世界大牌教練和高水準外援的引入、球員的工資以及獎金激勵等,而收入方面則僅能靠較低的賽事獎金和轉會收益,總體入不敷出。

  如此燒錢運動,房企到底圖什麼呢?品牌效應成為一個合理的理由。對於足球與品牌的關係,2011年,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那句算賬最具代表性,“如果央視直播恒大的比賽,整整90分鐘,按央視每秒15萬元的廣告收費,就是8100萬。相比我們的投入,這樣的廣告費花得太值了。”

  後來事實證明,恒大成功地用足球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實現收益。2014年,盈利的球隊增至5家,恒大則仍是其中的老大,其胸前廣告更是賣出了9位數的價格,冠絕中超。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6月5日,恒大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阿里巴巴將投資12億元獲得恒大足球俱樂部50%的股權。協議簽署後,許家印還表示,增資後的恒大足球俱樂部將有現金資本24億元,未來公司計劃引進20個戰略投資者,增資擴股40%,每家2%。等具備了上市條件,還會爭取上市。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朱一鳴、傅一辰分析表示,房企通過投資海外俱樂部,能加強與國外政府之間的交流,有利於收購海外土地及項目建設機會的獲得。以萬達為例,去年11月,萬達入股馬競談判完成的消息傳出。12月又有消息稱王健林與西班牙政府關於投資馬德里南部原“歐洲賭城”地塊的商談已接近尾聲,萬達將投資60億元建造綜合體。很顯然,對當地球隊的投資會提高房企在地方政府眼裏的“印象分”,對房地産項目的談判有利。綠地則收購了西班牙的酒店,並在西班牙設立了申花隊的訓練基地。

  市場潛力與政策扶持

  除了品牌效應和以恒大為代表的球隊成功經驗外,足球産業蘊藏的巨大商業潛力,以及近些年政策的扶持,也成為房企投資足球的原因。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超各俱樂部總收入達到20.15億元。總收入過億俱樂部由去年的恒大、魯能2家變為7家,增加國安、富力、申花、人和、上港5家。中超每傢俱樂部的分紅將由去年的570萬元漲至今年的1000萬元。

  中超營收增加,主要來自於贊助商、供應商,僅中國平安集團即以每年1.5億元的金額冠名中超。目前,中超贊助商已突破10家,收入由去年的1.89億元猛增到今年的近4億元。不過,賽事版權的收入僅由去年的3600萬元漲至今年的3866萬元。

  日前有消息透露,中國將大力推進足球業發展,鼓勵多元資本投入和通過資本市場發展壯大足球俱樂部,改革足球賽事收益分配機制。

  克而瑞研究中心報告分析稱,通過頂層設計制度上的不斷完善,讓經營足球俱樂部盈利成為了可能。這是因為一方面,改革足球賽事收益分配機制後,電視轉播將引進市場競爭機制,收看足球比賽轉播從免費到收費將是大勢所趨,那麼房企有望通過出售電視轉播權的收入盈利(歐洲聯賽的電視轉播收入佔俱樂部收入比重較高);另一方面,國家鼓勵多元資本投入和通過資本市場發展壯大足球俱樂部,為房企旗下的足球俱樂部單獨進入資本市場提供了想像空間。如果足球俱樂部能夠上市的話,將很大程度上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資成本,提升利潤水準,從而增加房企的回報率。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朱一鳴、傅一辰分析表示,足球固然能讓房企成為“風口上的豬”,通過金錢投資換取品牌提升;抑或是聰明房企手中的護身“籌碼”,確保在複雜的環境中立足;但更聰明的房企,則會充分利用政策導向進行模式創新,將足球做成産業和新的盈利點。屆時,足球能帶來的基本效應也將會數倍放大。

  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通過後,俱樂部的經營環境將得到極大的改善。對於想走多元化道路的房企,投資足球俱樂部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