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德國:馬鈴薯和愛情一樣重要

  • 發佈時間:2015-02-07 08:32:4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提起馬鈴薯,人們總認為它難登大雅之堂。不過在德國人的心目中,它卻是“十全十美的食物”。德國人對馬鈴薯有種特殊的感情,甚至認為它和愛情一樣重要。

  位於慕尼黑的馬鈴薯博物館是德國三家馬鈴薯博物館之一。這裡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上千種馬鈴薯。除了通常的土黃色馬鈴薯外,還有紫色、黑色、紅色等顏色的馬鈴薯。馬鈴薯的形狀也多種多樣,圓的、松果形、月亮形、長條形,等等。博物館還用油畫、雕刻等藝術形式向人們講述馬鈴薯的歷史和文化。

  據説,馬鈴薯初到歐洲時並不受歡迎,被認為是那些不開化的、被征服的民族的食物。德國人改變對馬鈴薯的態度,與普魯士國王弗裏德里希大帝有關。18世紀中葉,瘟疫和自然災害侵襲德國,導致農業顆粒無收,餓死的人很多。危難中,弗裏德里希大帝想起好種易活的馬鈴薯。他先給馬鈴薯以王室的聲望,讓王室女成員都戴上了馬鈴薯花。接著,他又讓士兵種植了一大片馬鈴薯,馬鈴薯長出來後就派最精銳的部隊去看守,晚上再把軍隊撤回。結果好奇的農民紛紛深夜到地裏去偷馬鈴薯。就這樣,馬鈴薯的種植得到了普及。直到現在,在德國波茨坦無憂宮裏的弗裏德里希大帝墓前,總是擺放著馬鈴薯。

  對於德國人來説,馬鈴薯更是危機中的“救命稻草”。德國天氣陰冷,農作物不好生長,歷史上鬧過好多次饑荒,但馬鈴薯的“發現”,讓德國人找到了破解方法。靠“一日三個馬鈴薯”,德國人一次次度過了危機。從1929年開始,德國遭遇了世界經濟危機,至少有半數人口失業,很多人家只買得起馬鈴薯。期間,德國人既把它當菜,又把它作為主食,躲過了經濟危機,為此他們稱它為“第二麵包”。至今,德國人仍然一日三餐至少兩餐吃馬鈴薯。

  德國超市裏各種馬鈴薯食品應有盡有,馬鈴薯粉、馬鈴薯條、馬鈴薯丸子、馬鈴薯燒酒、馬鈴薯蛋糕……德國還涌現出不少馬鈴薯新事物:馬鈴薯旅館,提供與馬鈴薯有關的旅遊服務;馬鈴薯紀念碑,所有為馬鈴薯事業做出過貢獻的歷史人物都被刻在碑上;馬鈴薯圖書館,從馬鈴薯的歷史、趣聞到馬鈴薯的學術研究的書籍都能找到。在下薩克森州,青年男女熱戀時,會送給對方一個馬鈴薯,因為對當地人來説,“愛情和馬鈴薯一樣寶貴”。

  德國人喜愛馬鈴薯,除了它的營養價值外,還因其包含著“勤儉節約”、“樸實無華”等“馬鈴薯精神”,正像德意志民族一樣。難怪,歐洲鄰國乾脆管德國叫“馬鈴薯國”。青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