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樓市數據“打架”,都是均價惹的禍

  • 發佈時間:2015-02-06 15:34:38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公佈網上房地産數據顯示,上海成交均價下跌。然而,中國指數研究院公佈的百城房價數據顯示,上海的房價指數卻是上升的。其實在業內人士看來,樓市數據的矛盾,是由均價因素造成的。

  網上房地産數據主要根據是樓盤的實際情況,其中包括一手房和二手房。由於近期高價樓盤數量減少,造成成交均價較上月下跌。而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發佈百城房價指數顯示,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統計對象不一樣,造成了一漲一跌的情況。

  其實,老百姓的感受與實際房價的區別,早已成為爭議的話題。近幾年,諸如“樓市進入拐點”“房價將下降20%”之類的話已聽得太多了,但結果又如何?房價在一遍遍“喊跌”後上漲。那些所謂房價下跌的證據,只不過是統計技巧,比如有的地方將低價的保障房價格納入統計,便拉低了均價。

  曾經有媒體認為,要讓統計數據更真實地反映市場房價的變動情況,不妨進行細分區域的統計,比如各區域房價成交均價的走勢如何,這樣數據所反映的房價變動情況才能和老百姓的感受更接近,也才能為下一步的房産調控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援。但事實上,只要是統計的數據,都有辦法通過樣本的調整,以及計算方法的調整,來達到一些人所要達到的結果。

  事實上,當房價多年調控的後果竟然是不斷飆升,甚至在史上最牛調控政策出臺之後,房價依舊堅挺,漲價也依舊繼續。圍繞著房價,不同統計渠道數據“打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這無疑提醒我們的主管部門,“統計上的房價下降”實際上是自欺欺人,任何不以老百姓感受為基礎的房價統計數據,都不能對於管理層的決策産生正面作用,甚至可能出現極大的誤導。

  其實,股民都知道,單純看股價的漲跌,實際上意義不大,更重要的要看量。在房地産領域也是一樣道理,缺乏成交量支援的價格參考價值不大。為此,建議有關部門除了要統計均價之外,更要對於成交量也要有綜合計算,只有充分批露分類資訊,才能讓主管部門和老百姓對房價的走勢有正確認識,才能使樓市調控政策發揮作用。

  斐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