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央巡視組通報國企腐敗問題 聯通存權錢權色交易

  • 發佈時間:2015-02-06 10:47: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導讀】中央巡視組反饋中國聯通東風汽車、神華集團等6家單位巡視情況,中國聯通有領導和關鍵崗位人員利用職權與承包商、供應商內外勾結,搞權錢、權色交易。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本期觀點:治理國企腐敗需要鐵腕政策。

  央廣網財經2月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中央已經布好局,各地各部門勢必加緊”落子”,留給'老虎''蒼蠅'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這是兩天前中紀委網站刊發的一篇談反腐的文章中的一句話。就像這句話裏説的,進入2015年,中央反腐的力度毫不減弱,無論是規模、力度都呈現明顯升級態勢。

  昨天,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更是開設專欄,向社會發佈去年中央巡視組第三輪巡視反饋情況。在首批反饋巡視意見中,中國聯通有領導和關鍵崗位人員利用職權與承包商、供應商內外勾結,搞權錢、權色交易。神華集團一些企業領導人操控重點合同煤審批權,收受鉅額賄賂。東風汽車公司“四風”問題整改不力,有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公款購買贈送購物卡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華電集團則在資産收購、企業重組改制中,存在國有資産流失問題。

  綜合來看,被中紀委通報的這些大國企存在很多普遍性問題,比如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沒有落實,中央企業執行民主集中制度不嚴格,選人用人問題比較突出。另外,企業領導人員及其親屬、子女違規經商辦企業,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問題反映也較多。毫無疑問,腐敗已經成為國企改革發展的頭號大敵。要推進國企改革,就必須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對腐敗採取零容忍的鐵腕政策。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從中紀委剛剛披露的中央第五輪巡視情況來看,加大國企反腐力度已經刻不容緩。

  竹立家:巡視組的成效是非常顯著的,國有企業其中的一些問題,公眾媒體都有反應。這次巡視組公佈出來的問題,基本上是公眾與輿論的看法是一致的,可以説這次巡視的結果進一步證實了國有企業在這些年發展過程中間出現的一些問題,導致一些國有資産流失,導致了管理層官員的貪腐,確實比較嚴重。從巡視組反映這些問題來看,國有企業的整改,我個人認為,還要從國有企業體制機制上做文章,要建立健全國有企業的管理制度、運營機制,特別是監管制度是尤其重要的。

  竹立家特別指出,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國企貪腐問題導致的國有資産流失。

  竹立家:國有資産的流失的問題,在這幾次巡視過程中反映比較強烈,這個問題不是一年、兩年所積累的,究其原因,我還是認為國有企業管理和運作中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漏洞,使得一些領導幹部或者管理層可以運用自己的手中的權利為親朋好友謀私利,招投標過程、工程運作過程中間出現腐敗現象,最根本的還是國有企業的運作,在能公開透明的地方必須公開透明;第二,必須強化國有企業的內部監管;第三,動員和媒體對國有企業運作和管理過程進行監督。

  剛剛過去的2014年,儘管各界對於國企改革呼聲日趨強烈,但改革進展卻相當緩慢,一個十分重要且不容回避的因素是,國企腐敗蔓延勢頭依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使得改革難於順利推進。

  本輪中央巡視組加碼國企反腐究竟有著怎樣的意義?未來反腐還存在哪些阻力?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辛鳴就此解讀。

  經濟之聲:中央第五輪巡視開始進入反饋階段,從首輪反饋的情況來看,我們發現國有企業存在比較嚴重的腐敗的問題,其中存在一些類似的情況,比如與承包商、供應商內外勾結,搞權錢、權色交易,國有資産流失等等,為什麼這些國企的貪腐存在如此相同的共性?

  辛鳴:其實這跟我們國企的定位有關,國企是掌握資源的,而且掌握了巨大的經濟資源。只要掌握資源就客觀上存在權利,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個人的直接的權利。可是我們國企的制度背景和規則議程,又不像黨委政府那樣要求的嚴格,而且更重要的一條,國企必須在市場環境中發展生存,市場經濟環境也好,規則也好,與權利發生碰撞之後,就會出現一系列走形變樣,甚至出現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域裏不可能出現的問題,比如親友之間辦企業,關連交易、權色交易、違規用人,這種事情在地方行政部門固然也存在,但是可能隱諱一點,但是由於企業屬於市場環境,這些問題可能就會赤裸裸的表現出來,甚至還會堂而皇之,比如我的親友成立一個公司,我跟它進行市場交易,有什麼問題?好像從表面上看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裡面問題大多了。

  經濟之聲:十八屆中紀委五次全會指出,今年要加大對國有企業的巡視力度,探索分行業、分領域開展專項巡視,實現對中管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巡視全覆蓋。“全覆蓋”表明中央對國企反腐怎樣的一種態度?目前反腐工作推進還存在哪些阻力?

  辛鳴:阻力大概有這三種類型,第一種是既有利益的阻力。國有企業這些年來已經形成了客觀的利益格局和利益模式,在這個模式中,一些管理者也好,包括國有企業全體成員也好,客觀上形成了一種有利於他們的行為模式和利益獲取模式。這種模式在未來我們的巡視的背景下,越來越不可能存在,如何讓既有的利益掏出來,這是一個比較直接的阻力。

  跟這個阻力相連接的第二個阻力是一種本領阻力,就是國有企業從管理者,到普通員工,這些年來已經習慣和適應這種具有半市場、半行政化的企業運營模式,所以它們的本領、技能是圍繞這個展開的。但是如何在更加規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發展企業,在這方面本領不足,它們不會做,客觀上也會産生未來情緒上導致阻力的存在。

  但是我認為更重要的阻力,是一種制度的阻力,我們是不是已經真正找到了適應社會對市場經營環境下國有企業發展的制度框架,儘管這個制度框架現在看起來很多很嚴密,但是市場並沒有真正解決市場規則跟政策規則有機結合,有機統一的問題,而國有企業絕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實體,它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我們國家的國民經濟的制度,更多還具有一種政治性的要求和導向,包括社會責任等等,如果不能把市場規則和政策規則有機結合起來讓它們協同推進,任何制度都會聽起來好聽,實際上不管用,所以這三大阻力是我們未來必須認真去克服的。

  經濟之聲:目前國企反腐的工作和持續推進的力度對於未來國企改革有著怎樣的意義和幫助?

  辛鳴:應該説我們現階段對國企反腐的力度越大,未來國企改革的成效會很明顯,基礎會更好。如果我們不把現在國企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找出來,消除掉,那麼這個機體不乾淨,腐肉剔除不掉的時候,新肉是不可能成長出來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來講,雷霆萬鈞嚴肅嚴厲的國企反腐,這是勢在必行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