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更加注重市場和消費心理分析

  • 發佈時間:2015-02-06 05:52:0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更加注重市場和消費心理分析,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個比較新的提法。如何理解這一提法?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趙萍認為,這一提法是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關於“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思想的延伸。

  “消費需求具有理性和感性兩個特點。消費需求影響消費的因素較多,除了收入、價格等經濟因素以外,社會、文化和心理因素的變化都直接通過消費行為影響消費規模。以往的消費相關政策,較多地關注收入增長、價格補貼等經濟因素。注重市場和消費心理的分析,鼓勵企業創新,可以發現更多的潛在需求,培育更多的消費亮點。”趙萍説。

  在外需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三駕馬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正在發生變化,表明我國經濟增長動力正在發生重大變化。2014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萬億元,同比增長12%。全年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1.2%,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消費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消費對經濟增長具有第一拉動力作用。在尋找新動力過程中,應始終把消費擺在推動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地位。另外,也要積極發揮消費結構升級對經濟結構調整的促進作用。”趙萍説。

  多年來,由於受收入水準不高、商品短缺、消費習慣和消費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方式具有明顯的排浪式消費特徵。目前,人們的消費觀念、方式、內容,以及消費品市場供求關係,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居民消費總體從重視生活水準的提高向重視生活品質的提高轉變,從追求物質消費向追求精神消費和服務消費轉變,從滿足基本生存需求向追求人的全面發展轉變。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證産品品質安全、通過創新供給激活需求的重要性顯著上升。

  趙萍認為,進入消費新常態以後,人們在消費時更多注重商品的品質,更多關注對企業和品牌的認同感,消費者一旦認定某一個品牌,其忠誠度較高,消費的穩定性較好。由於消費者的消費以遵從內心感受為主,而十幾億的消費人口,其心理需求、文化因素、消費習慣等千差萬別,在消費訴求方面也表現得千差萬別。

  消費規模的擴大和消費結構的升級,將形成由工業大國走向服務大國的市場潛力與市場空間。趙萍認為,新常態下,消費出現5大特徵。一是消費增長也出現減速換擋,保持中速增長;二是消費不再過度依賴政策刺激,而主要依靠內生增長動力;三是科技驅動作用顯著,資訊消費成為最大亮點;四是擠掉不合理的“三公”消費泡沫後,消費增長無水分,更加實在;五是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與商品消費增速放緩相對照的是,服務消費增速提升,潛力快速釋放。

  當前,消費拉動的潛力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且作為經濟第一拉動力的地位並不穩固。“新常態下,培育消費亮點必須跳出原有的思維框架,充分挖掘服務消費潛力,培育更多的消費增長點。”趙萍説。她認為,制約服務消費的瓶頸與商品消費不同,服務消費的主要問題在於供給不足和價格過高,從而制約了消費需求的增長。其背後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由於産業發育程度不高而導致的供給能力不足和價格過高的問題,在家政、養老、美容美發等生活服務業方面表現最為明顯,由於産業組織化程度低,難以達到規模經濟,從而導致供不應求,推高了服務價格;另一方面是由於産業進入門檻過高導致的供給不足和價格過高問題,在金融、電信、交通等領域最為突出,由於存在市場準入門檻,導致市場進入不足,僅有的幾家企業供給能力有限,從而推高了價格。因此,要培育消費亮點,必須從制約消費的瓶頸入手,擴大市場準入,提升競爭能力,發揮民間資本在提升供給能力方面的作用。對於生活服務業,要制定産業政策,提升産業組織化水準和行業能力。

  國務院常務會議曾專題部署推進消費擴大和升級,提出讓群眾“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3大措施,打造消費升級版。與此同時,要求重點推進資訊消費、綠色消費、住房消費、旅遊休閒消費、教育文體消費、養老健康家政消費等。

  趙萍表示,在“能消費”方面,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在“敢消費”方面,要圍繞保護消費者權益,不斷完善社會的法律發揮和執法能力,保障消費全過程安全。在“願消費”方面,一方面,要刺激購買意願,鼓勵企業創新,使新産品、新技術、新服務、新時尚不斷産生,激發消費者購買慾望;另一方面,要引導消費意願,根據國家經濟發展和建設美麗中國的需要,對於綠色、低碳、環保的消費品和服務給予市場補貼,引導消費,使消費在拉動經濟增長、改善民生的同時,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把對環境和資源的影響降到最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