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把村裏老人當自家人照顧

  • 發佈時間:2015-02-06 03:32:0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馬玉文/圖

  望著窗外淅淅瀝瀝的細雨,住在老年公寓的原有貴老人抱怨道:“又不能出去溜達了,還是去打牌吧。”沏了壺茶水端著,老人慢悠悠出了門。“老李,你快點啊。”經過鄰居老李頭的房門時,他拍了拍門衝裏面喊道。聞聲,老李頭迅速從屋裏出來:“早就好了,就等你了。”二人一邊説著,一邊向小區棋牌活動室走去。還未進門,棋牌室裏就傳出老人們的説笑聲……

  這是記者在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金勝鎮金勝新村老年公寓目睹的一幕。村黨支部書記原會東告訴記者:“今天下雨,老人們只能在這裡打牌。要擱平時,公寓裏更熱鬧,散步的、打拳的、扭秧歌的,應有盡有。”

  距離其樂融融的老年公寓幾十米外,同一小區的幾棟高層建築裏,居住著老人們的子女。“把老年公寓和子女住宅樓建在同一個小區,既能解決老人們的養老問題,也利於緩解家庭矛盾,家庭、社區都變得更和睦了。”經歷過老年公寓項目落地的原村黨支部書記王有貴説,這是新村養老模式的探索,也是新村多次被評為和諧社區的主要原因。

  村集體念孝親經

  “老王,舊村裏的老人趙變清又犯病了,子女在市裏立馬趕不回來。”一個電話將深夜熟睡的王有貴驚醒。“我馬上開車過去……”挂了電話,他提著衣服就出了門。回憶起舊村老人的生活,王有貴清晰記得2007年那天夜裏的情形:他帶著村幹部將老人送到醫院,所幸送得及時,老人經搶救後脫險。

  “那時,金勝村因為電廠徵地,很多農戶沒了地,人多地少,為解決年輕人結婚用房和無房戶的住房問題,村委會在山下出資建新住宅小區,形成新區和舊村兩塊居住地。”王有貴説,老年人成為留守舊村的主要人口,年輕人或者出去打工,或者搬進新區。新村有1080人,老齡人口占近15%。子女不在老人身邊,老人遇到困難,找村支書和村主任就成為第一選擇。

  當時,在舊村居住近20年的李文明,到新村子女家裏沒住多久就回到舊村。“畢竟生活習慣不同,在一起久了難免拌嘴。”他説,“舊村沒有集中供暖,到冬天只能燒煤,不僅挑煤不方便,還有安全隱患。”看著老人們選擇回到舊村,之前的經歷又浮現腦海,王有貴不禁打了個冷顫。隨即,他召集村“兩委”開會,提出建設老年公寓的想法,“既然老人不願跟子女一起住,那就由村集體集中供養。”想法一提出,就得到大夥兒的擁護。

  2009年4月,金勝村投資1100萬元的老年公寓動土開工,地址就選擇在新區的住宅樓旁。王有貴説:“整村搬遷不是把老人趕出村,而是讓他們搬進更舒適的新村。把老年人集中安置,既能給他們提供熟悉的環境,又能方便照顧。”2009年中秋節前後,李文明和老伴住進新落成的老年公寓。領鑰匙的那一刻,他握著村支書的手激動地熱淚盈眶。

  比鄰分居不分離

  “出門就是鄰居,走幾步就到兒子家。”説起老年公寓的好處,李文明的老伴李秀梅打開了話匣子。

  “沒有老年公寓那會兒,孩子們叫我們去他們家裏住。可是咱們老人畢竟跟他們生活習慣上有差距,不合拍。”李秀梅説。時間長了,容易滋生代際矛盾。“父母與子女、婆媳之間、妯娌之間難免拌嘴,既影響家庭和睦,又影響鄰里關係。”新任村黨支部書記原會東説,當時處理家庭爭吵、鄰里糾紛,往往佔據村“兩委”很大一部分工作時間。

  不得已,有的老人選擇搬回舊村老宅,有的選擇在周邊租房居住。但隨著老年公寓的建成,這些問題迎刃而解。“集中居住,分散供養,老人有老人的生活,年輕人過年輕人的日子,彼此不吵架了。”原會東告訴記者,比鄰分居不分離,既方便子女看望老人,老人也不感覺孤獨,有什麼需要,子女還能隨叫隨到,生活得更加舒心了。

  如今,公寓裏的老人們還成立了老年協會,組織大家一起活動娛樂,每天生活得充實而快樂。公寓60平米的房子裏,水、電、暖設備齊全,廚房、衛生間都有,3層樓的建築也方便老人上下、出行。更重要的是,老人與子女們少了爭吵,多了歡愉。

  將近午飯時間,李文明的小兒子匆匆趕來詢問老人想吃點什麼,兒媳説要一起做了……

  社區成為大家庭

  2010年底,新村小區的3棟老年公寓建成,村裏大部分老人搬了進去。當年春節,全村一起熱熱鬧鬧過大年。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王有貴仍然一臉幸福:小區裏挂滿了燈籠,鄰里間互相拜年,孩子們聞著各家廚房傳出的香味兒,從東家吃到西家,各家兒女們也把年夜飯從樓上搬到樓下……一個社區集體過了個熱鬧年。

  “最忙活的要數村支書了,被村民強邀到家裏吃飯,不去還不高興。”體會著村民的盛情,村幹部們堅定了要將老年公寓辦下去的信心。

  “把村裏老人當成自家老人,把社區村民當成自家親人。這裡就是我們的大家庭。”原會東説。

  如今的金勝新村,已經建起日間照料中心,免費為老人看病;村集體還拿出一部分收入作為專項養老基金,每年發放給老人3000元;推進醫療保險制度,成立大病互助基金會,以集體收入的3%作為資金,每人每年補貼90元。村集體每年的養老事業支出達400多萬元。

  “新村的老年公寓,不僅讓老年人過上幸福晚年生活,也傳承著孝道美德,讓家庭更和睦、社區更和諧。”面對記者,太原市晉源區負責宣傳工作的楊潤德如是總結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