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調整要為農業發展拓展更大空間
- 發佈時間:2015-02-06 03:31:32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農業部發展計劃司葉貞琴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把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作為現代農業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在糧食生産“十一連增”、農民收入“十一連快”的基礎之上,開展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既是高起點上的主動作為,更是問題導向的順勢而為。
為什麼説是高起點上的主動作為?從國內看,農業連年豐收後,主要農産品供給充足;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産品消費、加工需求增長可能減弱,為推動農作物結構調整創造了有利時機;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全面實施,使農業生産的保障重點更加突出,為推進農作物結構調整提供了更為寬鬆的政策環境和資源空間;農産品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未來優質農産品需求潛力顯露,人們不僅要吃飽吃好,而且要吃得安全營養,為推進農作物結構調整帶來了市場動力。同時,國際農産品市場供給充足,大宗農産品庫存消費比均處於歷史高點,這些為我國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提供了更多的迴旋餘地。可以説,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推動農業發展由注重數量增長向數量品質效益並重轉變恰逢其時。
為什麼説是問題導向的順勢而為?這是因為在糧食連續多年增産的同時,我國農業發展數量與品質、總量與結構、成本與效益、生産與環境等方面的矛盾依然突出。東北黑土地品質下降,部分地區耕地重金屬超標、地下水超採,“北糧南運”與“南水北調”並存,資源環境的硬約束與生産發展矛盾日益凸顯;優質化、多樣化和專用化的農産品發展相對滯後,一面是接二連三的農産品“賣難”,一面是消費者對高品質牛羊肉、蔬菜、水果的需求得不到很好滿足,農産品品質結構與居民消費快速升級的矛盾日益凸顯;糧經飼結構不合理,一面是農作物秸稈焚燒屢禁不止,一面是玉米、大豆等飼料原料供不應求,一面是耕地地力持續降,一面是養殖業糞肥污染治理難,種養結合不緊、迴圈不暢的矛盾日益凸顯;一二三産業融合不足,一面是農業的生態、社會、文化等功能挖掘不足,一面是農業附加值不高,農業比較效益低、市場競爭力不強的問題日益凸顯。這些問題表明,我國農業已經到了調整結構的重要節點,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勢在必行。
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闢新途徑,表明新一輪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並不是在原有結構上的修修補補,不是少種幾畝糧、多種幾畝菜的問題,而是要樹立大生態、大食物、大市場、多功能四大理念,科學確定主要農産品自給水準,合理安排農業産業發展優先序,為農業發展拓展更大的空間。針對糧經飼結構、種養結構結合不緊的問題,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發展草牧業,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大力培育特色農業等,更加強調了“跨界”發展,強調了要引導農民念好“山海經”、唱好“林草戲”、打好“果蔬牌”。只有如此,“保供給”才不僅僅是家家米缸有米、菜籃有菜的溫飽水準。一號文件中還提出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加快推進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畜禽養殖,推進水産健康養殖等論述,正是對提高農業效益、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的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絕不意味著放鬆糧食生産。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農業結構調整,曾導致糧食生産連續5年徘徊不前。上世紀90年代末農業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由於對糧食生産有所放鬆,耕地面積和糧食播種面積持續減少,糧食産量連續下滑。新形勢下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必須充分總結汲取前面的經驗教訓,跳出糧食生産與經濟作物非此即彼的思維定勢,把穩定糧食産量作為前提,把提升糧食産能作為根本,堅持糧食産能不能調低、基本農田不能調少、農民收入增速不能調慢、生態環境不能調壞四條底線。只有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國人的餐桌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安全才不只是一個夢。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