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以成果促雲南咖啡産業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2-05 01:31:04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聞發佈
1月26日,為期三天的普洱咖啡文化節以“普洱咖啡之旅”完美收官。在這場中國咖啡盛會期間,位於雲南思茅區南屏鎮曼歇壩的優質咖啡示範園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參加此次盛會的各界人士。
作為普洱咖啡之旅首站,曼歇壩精品咖啡莊園迎來了世界咖啡泰斗、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會)前主席,CQI(咖啡品質研究所)創始人之一——泰德·林格先生和20多名來自亞洲各國的Q-grade r(咖啡豆品鑒師),30多位來自全國11個城市選拔的“百城千館萬人共品普洱咖啡暨第三屆中國普洱杯世界虹吸壺大賽中國區總決賽”選手和參加普洱咖啡高峰論壇以及中國精品咖啡生豆拍賣大會的來自國內外咖啡行業嘉賓和咖啡愛好者200多人次旅遊參觀。
中國咖啡看雲南,雲南咖啡看普洱,好山好水好産地,好咖啡是種出來的。1958年,蔡希陶院士和吳徵鎰院士在羅梭江畔開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試種咖啡,之後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中國科學院科技人員用二十年的專注和堅持帶領咖啡農藝人員精耕細作打造出一塊中國咖啡聖地。
曼歇壩精品咖啡莊園種植的咖啡樹為阿拉比卡種優質小粒咖啡,地處北回歸線以南,海拔高度1000—1200米,其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的小粒咖啡集天地之靈氣,以低稠度和果香味著稱,具有均勻飽滿、光澤鮮亮、香高味醇、苦味適中、果酸明亮等特點。莊園擁有50畝近200個咖啡品種的高山品種園,其種植過程嚴格按照生態、綠色、無污染等技術指標和要求進行科學的控制,産出的咖啡豆經過精心挑選分級封裝。
1988年,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和雲南省原思茅地區行政公署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技術和資源優勢簽訂了聯合開發熱區經濟技術協議項目,原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和思茅地區行政公署熱區聯合開發辦公室創建的優質咖啡示範基地,1997年經農業部南亞辦、雲南省熱區辦、雲南省農業發展行和原思茅地區“18辦”批准,用於指導整個熱區咖啡産業發展,並且承擔了“小粒咖啡在思茅地區的大面積高産栽培和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課題。
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昆明動物所、昆明植物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普洱市科技局等科研管理人員通力合作,在該項目相關的種植、加工等方面獲得過數次科技成果獎勵,在研發種植加工方面已經取得“一種咖啡育苗方法”“一種受凍咖啡植株快速恢復方法”和“一種小粒咖啡種植的平衡施肥方法”3項國家發明專利,“一種咖啡豆的風選機”“一種咖啡豆重力篩選機”“一種螺旋提升機”“一種咖啡豆篩分裝置”“咖啡豆脫殼裝置”5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並在成品加工方面獲得“決明子荷葉咖啡”“蟲草黃精咖啡”2項國家發明專利。在加工方面首家實驗性引入了太陽能熱風烘乾技術。
另外,在咖啡基地中引種印度檀香、珍稀藥材劍葉龍血樹人工栽培獲得成功,試驗性套種具有藥用價值的“燈臺葉”以及從墨西哥引進具有極高營養價值的熱帶水果“油梨”等幾种經濟作物和若干科研課題的實施,對於提高土地利用率、多方面增加農民收入、利用高大喬木增強對咖啡的蔭蔽以利於其生長、帶動普洱市乃至雲南省的熱帶生物多樣性綜合栽培等諸多方面都有著典型性的綜合效益和科技示範作用。
目前,“普洱咖啡”已註冊中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出口到北美、歐洲及日本、南韓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1月25日中國精品咖啡生豆第一拍拍出了每千克2600元的精品豆,讓普洱咖啡成為中國好咖啡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