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深圳海關:為通關改革插上科技的翅膀

  • 發佈時間:2015-02-05 01:30:4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是海關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驅動改革,科技先行。在資訊技術等科技手段支撐下,深圳海關推行了區域通關一體化、加工貿易全程資訊化等一系列改革舉措,並積極支援跨境電商新型貿易業態發展,進一步提升了監管服務品質,優化了深圳口岸的通關環境。2014年,深圳關區累計進出口總值46998.9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28859.2億元,進口18139.7億元,繼續領跑全國。

  區域通關一體化,通關成本降低兩成

  一直以來,明門(中國)幼童用品有限公司從國外進口的原料都是先從深圳口岸進境,再用轉關車輛運到黃埔海關在東莞的車檢場作實物放行。而如今,公司可以在東莞辦理申報手續,運輸車輛在深圳口岸放行後就可以直接開進公司倉庫,再也不用來回跑了。

  公司負責人鄭欽明告訴記者:“深圳海關實行的區域通關一體化,幫我們省去了轉關車輛租賃和貨場租金等支出,通關成本降低了20%到30%。”

  自2014年9月啟動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以來,廣東全省海關所有通關作業現場可通過資訊網路互聯互通,形成一個虛擬的“區域通關中心”進行後臺實際運作,廣東地區企業被視為一個關區的企業,申報、通關、審單和風險防控等被納入統一平臺。企業可根據自主選擇申報地點和通關方式,實現了“一地註冊、多地報關”,為企業有效節省了車輛運輸、手續疊加、異地申報等時間、人力和物流成本。

  除了直接成本下降以外,通關時間也相比之前大幅縮短。廣東茂名信宜昌盛工藝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感嘆:“區域通關一體化後,我們在信宜家門口就可以完成申報、放行一步通關手續,一般1個小時,最快21秒即可完成通關。相比以前的1—2天通關實在是好太多了!”

  2014年,深圳海關共辦理通關一體化報關單371萬票,佔廣東區域通關一體化報關單總量的7成多。

  加工貿易審單“無紙化”,萬家企業年節省超千萬元

  “業務辦理和查詢都不用去現場了。”深圳華美板材有限公司總經理魯新明興奮的告訴記者。“以前手冊設立來回要跑幾個部門,現在坐在公司點點滑鼠,海關即刻放行,企業客戶端馬上收到提示。”企業由此節省大筆成本,國際接單能力更強。

  深圳海關自2014年9月28日正式啟動加工貿易全程資訊化以來,作為改革首批試點的深圳華美板材公司,將與其他近萬家企業,享受海關搭建的企業“快車道”。這也標誌著延續了三十多年的加工貿易全面告別紙質時代。

  據了解,深圳海關隸屬南頭海關每年單證審核量近百萬份,改革前均採用人工審核,每人平均日審單量500份。資訊化改革後,報關作業環節由7個減少為4個,單證提交量大幅精簡。以手冊設立為例,改革後,海關與貿工、銀行等多部門實行數據聯網傳輸,使得過去要提交的26種紙質單證減少為9種單證的電子掃描件,企業無需多部門往返跑動遞單,即可實現“零跑動”“全天候”辦理業務。

  目前,南頭海關轄區企業日均網上發送申報近4000份,數據查詢達12000次,報關大廳辦事人員由原來的日均超過500人次減少到現在的不足50人次,海關人工審核單證量從每年97萬份降為不足6萬份,企業通關效率和海關審核效率均大幅提高,改革實現了關企“雙贏”。據初步統計,轄區企業僅列印費用一年就可節省1200多萬元。

   管理流程再造,惠及粵港兩地牌照車五萬輛

  為方便香港企業到內地投資和經營,國家規定只要投資、繳稅達到一定數額就可以申請粵港兩地車牌,挂兩地牌照的車輛可以自由進出香港和內地。

  經營粵港兩地運輸業務的江源運輸集團公司辦證部負責人鄭煥生告訴記者:“以前我們為了到海關辦理業務,聘用了10個工作人員,而改革後減少了6個人。這些人員分流後,為公司節省人工費及辦理業務來往交通費總計達七到八萬元。”

  據了解,深圳海關隸屬梅林海關負責辦理來往粵港運輸企業、車輛及駕駛員的備案和管理工作。但該關地處深圳特區梅林檢查站,是特區內外進出關口的瓶頸地帶,企業車輛辦事較為不便。

  以佔業務大部分的貨運、客運和私家車的“車輛延期”業務為例,海關改革前,企業需先到預錄入窗口排隊遞單,再到繳費窗口排隊繳費、等3—4個工作日後再到窗口排隊取單,再到窗口排隊遞單,當場辦結業務。預計業務辦結時間為一週左右。改革後,當事人到預錄入窗口排隊遞單並同時繳費,獲得受理回執、憑回執編號,在1個工作日內在“深圳海關車輛備案業務查詢平臺”上查詢單證流轉情況,出現“海關審核完畢”字樣時,即辦結業務,當事人不需要第二次來海關辦業務。

  據統計,海關改革後,粵港運輸企業不僅節省了大量時間和人力等成本,單車業務辦理成本節約1000港元,整個行業節省資金達千萬元以上,惠及粵港運輸企業2800多家,來往粵港車輛53000多輛及跨境運輸工具駕駛員近6萬名。

  以網際網路思維對接新業態,力促跨境電商“落地開花”

  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既是全新的國際貿易方式,也是促外貿、穩增長的重要切入點。而作為國家級戰略平臺,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制定的配套政策也與跨境電子商務産業定位高度吻合,具備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優勢。此外,深圳跨境電商還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和産業基礎,擁有獨立B2C企業和大賣家超過5000家,佔據了全國跨境電商的半壁江山。

  在前海灣保稅港區啟動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時,深圳海關考慮到跨境電商的單票産品具有“價值小、品種多、物流快”的特點,並沒有遵循傳統的海關監管模式,而是搭建了適應電商運作特點的資訊化管理系統,綜合運用同類商品歸併、無紙化通關和“暫存入區”等便利措施,力爭實現跨境電商通關效率最大化、通關成本最低廉。

  在個人網購進口模式下,跨境電商企業可以將備貨倉從海外直接遷到前海灣保稅港區。國內消費者下單後,電商企業直接在保稅港區內完成分揀、打包、貼條碼等工作,商品可以在短短幾天內快速配送到消費者手上。去年“雙十一”當天,前海跨境電商進口訂單就超過3.8萬票,商品總價值150萬元,種類涉及紙尿褲、保健品和化粧品等多種個人日用消費品。

  在電商零售出口模式下,跨境電商貨物不但可以“入區暫存”——待貨物實際銷售並出境後再向海關補辦報關手續,還可以“出區集報”——電商企業在海關規定的時限(一個月)內匯總數據集中申報出口報關單。同時,深圳海關與深圳國稅密切配合,幫助電商企業打通出口退稅通道,蘭亭集勢、華強沃光、縱騰等多家知名出口電商企業相繼獲得出口退稅。

  在海關的支援下,前海跨境電商業務快速增長,目前每天進出境包裹數量已從啟動初期的100多個增加到3000多個,貨值、貨量每月增幅均在50%以上,自去年9月以來進出口總值已近6000萬元人民幣。隨著項目不斷拓展完善,跨境電商試點業務將對拓展深圳外貿進出口渠道、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起到積極示範作用。

  目前,深圳蛇口海關已為前海跨境電商企業打通了經蛇口碼頭進出口的“海運通道”、經深圳灣口岸的“陸路通道”、經深圳機場的“空中通道”和經深圳郵政的“郵政通道”,全方位滿足不同跨境電商企業的個性化需求。

   力推關檢合作“三個一”,通關方式“串聯”改“並聯”

  在內部業務改革的同時,深圳海關積極探索與外部執法部門的橫向改革,以此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2014年,該關全面推行與國檢部門的“三個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改革。現在,企業不用再兩頭跑報關、報檢業務,而是應用“一單兩報”系統,實現“統一界面、一次錄入、分別發送”,符合條件的大型企業還能應用ERP系統導入,實現無縫對接。企業通關方式也從此前的先報檢、後報關的“串聯”變成了關檢“一次申報”的“並聯”。

  深圳市捷達報關公司作為首批試點企業安裝了“一單兩報”系統,公司報關員黃先生告訴記者:“我們第一票申報的貨物是一單大米,申報數據項從原來關檢雙方的169項整合至84項,整整少了一半。”

  同時,深圳海關在海運口岸自主開發應用了“一次查驗”系統,以集裝箱吊櫃環節為核心打通海關、國檢和碼頭的資訊化作業系統,查驗吊櫃指令經三方對碰實現“一次吊櫃、共同查驗”。在公路口岸方面,深圳海關引入機檢查驗共用機制,對大宗、單一貨物運用大型X光機進行查驗,關檢雙方共用分析機檢圖像。據統計,僅大鏟灣口岸一年就為企業節約開箱、吊櫃等費用超過200萬元,單票貨物通關時間節省近10個小時。

  而在“一次放行”方面,深圳海關依託海運口岸碼頭作業平臺,關檢雙方將放行指令進行聯網對碰,對雙方均同意放行的貨物,閘口予以一次放行。

  目前,深圳海關隸屬的14個口岸海關已全面啟動了關檢“三個一”試點,並擴大到關區所有符合條件的業務現場、所有依法需要報關報檢的貨物和物品。2014年,共完成一次申報16.04萬票,佔全省70%;一次查驗3193票,列全省第二;一次放行82.29萬票,佔全省近90%。(馬宏暉 胡海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