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常態下中國引資量增質升

  • 發佈時間:2015-02-03 21:29:3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美辰 淩馨  責任編輯:羅伯特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投資和企業司司長、世界投資報告主編詹曉寧日前表示,2014年中國大陸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第一大接收方,反映出中國仍是全球範圍內對外國直接投資最具吸引力的經濟體。

  據貿發會議最新一期《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初步數據顯示,2014年流入中國大陸的外國直接投資達1280億美元,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排名中位列第一。

  詹曉寧表示,中國大陸首次超過美國的主要原因在於兩方面,一是中國外資流入量穩定增長;二是美國外資流入量大幅下降。受跨國公司回購交易等因素影響,2014年美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降至約860億美元,僅相當於2013年的1/3。

  年度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反映了一年內外國投資者在一個經濟體的累計直接投資凈額,這一指標從總量上反映出該經濟體對國際直接投資的吸引力。具體而言,涉及影響跨國公司投資決策的因素很多,經濟方麵包括市場規模和增長前景、要素供應情況和價格、基礎設施的發展程度等,制度和政策方麵包括良好的營商環境、投資環境、市場秩序、公平競爭、對外資企業合法權利的保障等。

  詹曉寧稱,中國大陸排在首位反映了中國對外國直接投資的吸引力,同時也反映出中國吸引外資的前景樂觀。

  從中國大陸所吸引外資的行業分佈看,2014年服務業外資流入增長較快,已經佔到總量的約56%,其中分銷服務業、運輸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規模較大,而製造業吸引外資金額下滑,佔總量的比重繼續下降。另從外資的地區分佈看,中部實際使用外資增長較快,東、西部地區小幅增長,西部略快於東部。

  詹曉寧認為,2014年外資繼續對中國經濟增長作出積極貢獻,並且在中國經濟轉型和升級中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他進一步介紹説,2014年中國大陸吸引的外資在總量小幅增長的同時,結構繼續改善,品質繼續提升,前述外資在行業和地區結構上的變化即説明瞭這一點。行業結構的變化反映外資對中國産業結構調整的貢獻,而地區分佈的變化則反映外資對改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作用。

  他説,對製造業而言,由於工資和生産成本持續上升,部分勞動密集型低端製造業的外資企業將生産基地遷往低收入國家,但流入中國高科技産業和高端製造業的外資卻有增無減,這也反映出中國吸收外資品質提升、結構有所優化。

  在談及進一步提高對外資吸引力、提升外資品質時,詹曉寧説,中國須調整外資審批制度和外資産業政策,在外資準入方面引入負面清單管理的同時,應根據中國經濟增長和升級的需要繼續調整和優化對外商投資的産業指導,在政策上應著眼于特定行業、經濟領域和高品質的外資項目,有針對性地加大吸引外資的力度,並根據地方經濟特點採取相應的政策,在穩定外資數量的同時努力提升外資品質,提升外資在地方層面對産業升級和經濟增長的貢獻。

  此外,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長16%,達1160億美元。初步分析顯示,服務業和非國有經濟部門海外投資增速較快,傳統上對外投資集中于資源行業、鄰近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也正在發生變化。

  他表示,從雙向國際投資角度看,中國經濟新常態意味著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兩者新的平衡關係。從數據上看,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的比例由2013年的1.2:1變為2014年的1.1:1,已接近平衡;未來幾年,中國對外投資增速有望繼續高於引進外資增速。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主要依靠吸引外資和出口推動增長的局面將發生轉變,對外投資將成為中國産業升級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