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的變與不變——專家學者闡釋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5-02-03 18:18:3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2月3日電(記者陳煒偉、王優玲)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那麼,究竟該如何認識新常態?記者採訪專家學者梳理新常態的變與不變,全面把握經濟發展新階段的特徵和趨勢。
為什麼是“新常態”?
“新常態”成為熱詞,反映了國內外對中國經濟的高度關注。高速運作的中國經濟列車,為何會迎來“新常態”?
201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出口和國際收支、生産能力和産業組織方式、生産要素相對優勢、市場競爭特點、資源環境約束、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等九個方面,剖析了中國經濟的趨勢性變化。
“這九個方面是經濟新常態的直觀表像,同時也是形成新常態的內在動因。”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日前在《紫光閣》雜誌2014年理事會年會上説,新常態是經濟發展長年積累、量變到質變的階段,是經濟發展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符合後發追趕型國家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是後發優勢的內涵與強度、技術進步模式發生變化後的必然結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説。
他認為,目前中國每人平均GDP已接近1萬美元,經濟增速換擋特徵明顯。中國經濟呈現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正是由工業化特徵下後發經濟發展規律的主導所致。目前,中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尚未完成,正在從上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經濟新常態是工業化進程向後期階段推進的直接體現,是我國經濟發展邁向更高水準的必經階段。
新常態之“變”
新常態,到底“新”在哪,又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哪些改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新常態的四方面特徵:一是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品質效率型集約增長;三是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四是經濟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由此來看,把握新常態的“變”,要從速度、結構、動力三個關鍵詞入手。
首先,增速換擋是內在經濟規律決定的。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賈康説,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各國發展經驗表明,這樣的高速發展階段勢必要發生變化。“新常態”的“新”字,首先表現在運作形態上的階段性轉變,在“新”之後,還要逐步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即成為常態。
“增長階段轉換時期,增速放緩容易引人關注。然而,速度變化是表面化的,更重要的是速度背後的結構和發展品質變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説,適應放緩了的增長速度,最重要的是要形成與以往不同的增長結構和動力機制。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張佔斌認為,增長動力轉換是經濟新常態的核心內涵。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石油、天然氣等重要礦産資源的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傳統的人口紅利逐步消失,要素的邊際供給增量顯然已難以支撐傳統的經濟高速發展路子。因此,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品質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新引擎。
新常態不改經濟向好基本面
日前出爐的2014年中國經濟“年報”顯示,中國經濟增速換擋趨勢明顯。中國經濟能否保持平穩運作?
應該看到,增速換擋是我國步入經濟新常態的特徵之一,但並非經濟新常態的全貌。新常態改變的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但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
在2014年7.4%的增速背後,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持續。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説,7.4%的增速符合“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換擋的客觀規律,在國際上也是一個不低的水準。中國經濟運作呈現出增長平穩、結構優化、品質提升、民生改善四大態勢。
其中,經濟結構優化引人關注。馬建堂介紹,從産業結構看,2014年服務業比重繼續提升,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加快轉變。2014年第三産業增加值增長8.1%,快於第二産業和第一産業,服務業的比重提高到48.2%,這是衡量中國經濟的重要指標。
當然,當前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不容忽視。劉世錦認為,中高速增長的“底”還沒有探明,或者説中高速增長的均衡點還沒有找到,未來還將有一個探底的過程。經濟新常態不僅是增速變化,要更多重視增長品質和效益,速度服從品質。
張佔斌認為,新常態是一種新境界、新趨勢、新方向,不是一種自然、必然的狀態,如果不去努力,不解決經濟結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好的新常態難以實現。必須積極有為,才能穩中求進、穩中有進。
“階段的轉換表面上看是增長速度的換擋與調整,但本質則是增長動力的轉換與接續。”李偉認為,適應新常態關鍵在於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必須把創新作為形成新增長動力的根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