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去年空氣最差10城河北佔7 專家稱河北很委屈應該給補助

  • 發佈時間:2015-02-02 19:04: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導讀:2014年空氣品質較差前10位城市出爐,京津冀佔8席。《央廣財經評論》本期觀點:全社會聯動,以科技創新推進大氣污染治理。

  央廣網財經2月2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環境保護部網站今天的消息,環保部近日發佈了2014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和直轄市、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空氣品質狀況。數據顯示,空氣品質相對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別是保定、邢臺、 石家莊、唐山、邯鄲、衡水、濟南、廊坊、鄭州和天津。環保部表示,《大氣十條》實施一年來,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初顯成效,與2013年相比,74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總體改善。但目前我國大氣污染形勢依然嚴峻,一是三大重點區域仍是空氣污染相對較重區域。二是複合型污染特徵突出。傳統的煤煙型污染、汽車尾氣污染與二次污染相互疊加,部分城市不僅PM2.5和PM10超標,臭氧污染也日益凸顯。三是重污染天氣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重污染天氣頻發勢頭沒有根本改善。

  空氣品質和每個人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環保部發佈的去年重點區域和城市的大氣治理情況也引起網友的關注和討論,有網友表示,治理霧霾必須用確切數據分析原因,高污染高排放的産業佔多少,燃煤佔多少,汽車尾氣佔多少,冬季取暖佔多少,治理首先必須有的放矢,不能一拍腦袋,討論單雙號限行就是治理霧霾了。對於去年大氣污染的治理情況,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表示,一方面要看到成績,一方面也不要對成績過於樂觀。治理空氣污染要形成聯動機制,從社會到個人都要行動起來。

  李佐軍:去年各個地方採取了很多的措施,總的來説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尤其是在一些重點的行業和一些局部的區域,因為採取了比較大一些行動,比如説在APEC會議期間,出現一些明顯的效果,但是另一個方面,與廣大老百姓的期望,和我們設定的預期目標 相比,目前取得的成果還是初步的,所以一個方面要看到成績,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對現有的成績估計過高,下一步還要按照現有的部署,採取更大的一些措施。更堅定的去行動,取得更明顯的效果,主要的問題,最主要針對污染産生一些的根源,分別去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比如針對燃煤的排放,針對汽車尾氣的排放,針對道路的揚塵,針對其他各種排放源要分別採取一些實實在在的行動,這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還要形成全社會聯動的一個機制,因為霧霾和整個污染的造成是多個方面共同造成的,單靠政府的力量,或者單靠企 業,或者單靠個人都不行,要形成政府、企業社會以及其他各個主體來共同行動,今天的局面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那麼到目前為止全社會聯動的一些基本的機制制度和氛圍還沒有完全形成,很多人還是一種抱怨的態度,總是寄希望於政府或者寄希望其他的主體來解決問題,我覺得很多事情還要從我做起,從每個人做起,當然我們希望政府採取更多的行動,制定更多更好的政策來取得更好的效果。

  去年空氣品質相對較差的前10個城市京津冀就佔了8個,河北自己就佔了7個。而分區域來看,京津冀仍然還是要比長三角、珠三角差,這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網友表示,治理霧霾需要京津冀聯防聯動,這話也説了很久,可真的實現了嗎。河北污染重的城市多難道只是因為河北嗎?對此,李佐軍認為,京津冀是重化工的聚集地,産業結構上就不利於環境保護,未來還是要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聯防聯控機制的建設。

  李佐軍:京津冀地區是重化工業的聚集地,因為本身的污染源比較多,産業結構不利於環境保護,所以要解決京津冀地區要有一點時間和耐心,短期想取得決定性的成效可能還不是那麼太現實,所以下一步應該在整個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之下,進一步加快制定京津冀聯防聯控的體制機制的建設,形成以京津冀地區,合理推進環境治理的力量,這是最關鍵的,僅僅是關一部分工廠,或者一部分的城市一部分的地區採取一般性的行動,我覺得都還不夠。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知名財經評論員、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劉艷認為,重污染行業的這樣一個産業佈局是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但是相比較這種産業佈局來講,其實現在是經濟轉型與大氣治理這種污染的過程是一個賽跑的過程,那麼也就是如果這些重污染的工業,只要不轉型,僅是這種聚集性的佈局,不管走到北京、河北、天津、還是走到長三角、珠三角這樣的地區,它都是一個重大的污染源,也就是沒有從根本上讓我們通過産業升級和技術轉化的方式,讓我們的大氣污染治理得到一種根本性的持續下降。

  經濟之聲:從某種程度上來説,這個大氣污染治理的問題,一定意義上來講是我們整個工業轉型升級的問題。特別是對於京津冀這塊來説。北京市今年再次制定了PM2.5年均濃度下降5%左右的目標,而去年沒有完成這個任務。治理要有成效,必須把聯防聯動落到實處。有觀點説,河北造成霧霾的企業如果下狠勁治污,進行了很大的投入,這樣它的産品價格在全國競爭當中可能就沒有優勢了,您有這樣的擔心嗎?

  劉艷:這個擔心肯定是有的,但是這個板子不能打在河北一個人的身上,因為我們知道河北是做了很大的犧牲的,它是被轉移對象,其實它也很想把重工業往外轉移,讓自己青山綠水多好呢?的但是沒有辦法,為了服務於我們更核心的城市,它必須作出一定的犧牲,那麼首先互聯互動就要求這些受益的城市,能不能給河北最有效的監測預警以及聯合執法的支援,甚至是補助這樣的一種形式,畢竟作為北京來講,它主要的污染源還是來自於我們的城市都市內部的污染源,比如説尾氣以及自身的大氣治理我們説地理位置等等佔到70%以上,那麼也就是只有小部分的霧霾的源頭是來自於我們的外部,所以河北還是相對於比較委屈這樣一個局面,所以聯動聯防聯治核心在於聯合執法檢測預警以及相互補助相互扶持。

  經濟之聲:這樣一來治理霧霾的積極性應該有一定的提高。應該説,空氣污染治理從根上講,還是要轉變生産方式,調整産業結構,在這裡面,科技創新也應該努力去發揮更大作用。在這方面您有什麼好建議?

  劉艷:科技創新在技術創新,我們現在的主要的污染源還是來自於煤炭這種傳統的能源領域,那麼我們只有通過技術再造推行新能源産業的發展,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污染源,因為煤炭佔整個全國能源結構60%以上,是我們重污染源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節能減排,産能的壓縮,相比較能源轉型來講都是小巫見大巫,所以新能源技術的推行,才是我們的技術革命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抓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