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福建民航來勢“兇猛”

  • 發佈時間:2015-02-02 08:31:26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曾曉新

  有人説,面臨多重戰略疊加的歷史機遇,偏于一隅的福建終於開始“走運”了。作為福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民航業目前同樣面臨大好形勢,政府愈來愈重視發展民航業,建設機場的熱情高漲,航空市場呈逐步火熱局面。2015年,福建省發改委召開新聞通氣會。福建發改委交通發展處處長江智光在會上表示,2014年福建民航業發展迅猛,運輸量持續快速增長,形成了以廈門機場、福州機場為雙樞紐、多個機場建設全面推進的良好態勢。基於這大好形勢,業內人士判斷,2015年將成為福建民航的騰飛之年。

  各地建設機場熱情高漲

  長久以來,福建省的經濟總量總是居東部沿海各省後位,工業偏輕,服務業佔比偏低,經濟結構亟待優化。自去年以來,福建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今年,中央支援福建開展自貿園區試點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正式啟動。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在不同場合表示,目前,福建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必須抓住機遇,把中央支援福建的各項政策吃透、用足,使改革優勢變成實實在在的發展優勢。

  作為國家戰略性先導性産業和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産業,民航積極響應國家戰略的號召,2014年末,民航局副局長周來振在2015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暨航空安全工作會議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圍繞“一路一帶”建設,增強昆明、烏魯木齊、福州等機場的門戶樞紐功能。而這也被眾多人士解讀為福州機場將從一般區域樞紐機場晉陞為 “海上絲綢之路”門戶樞紐機場。

  據了解,“十二五”以來,福建省機場旅客吞吐量年均增幅超過11%,居華東地區首位,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014年,福建省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3382萬人次,增長5.21%。為了滿足快速增長的客貨吞吐量需求,眼下,福建機場建設熱正一步步推向高潮,特別是福州機場和廈門機場這兩座對福建省社會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龍頭帶動作用的機場。

  2014年初,福州機場啟動了第二輪擴能改造工程,總投資為19.5億元,項目包括航廈擴能和站坪配套工程。“福州機場第二輪擴能改造工程進展順利,候機樓擴建工程現已全面動工”。元翔(福州)國際航空港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二輪擴建主體工程預計今年底完成。此外,福州機場還啟動了二期擴建工程的填海前期工作。

  經過3年的建設,廈門高崎機場T4航廈在2014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與目前正在使用的3號航廈一起,實現了“雙樓運作”目標。採用該模式後,廈門機場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2700萬人次的保障需求。然而,由於廈門高崎機場臨近的海域屬文昌魚保護區,沒空間修建跑道,而在年旅客吞吐能力提升至2700萬人次後,已基本達到單跑道機場的吞吐量極限。為了跟上客流增長的腳步,廈門已經擇址建設新機場。目前,新的廈門機場已經完成了選址工作,地址確定在翔安大嶝島和小嶝島之間,最快有望在今年內完成所有前期審批工作。未來,廈門翔安機場對面就是金門島,定位將會更加國際化,也突出了對臺交流的特色。

  據記者了解,福建省的一些支線機場也在積極進行擴能改造,如晉江機場、武夷山機場、龍岩機場等。與此同時,武夷山機場和晉江機場還啟動了遷建選址工作。已經完成了土建工程的三明沙縣機場目前正啟動試運作工作,預計今年9月可建成並投入使用。

  政府積極支援航空發展

  一個區域航空業發展的快慢,與地方政府的支援以及當地政府領導官員的意識有很大關係。眼下的福建機場建設熱就是當地政府支援民航的一個有力佐證。早在2010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就出臺了《關於加快民航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要統籌規劃建設現代化民航基礎設施,拓展航空網路和民航市場,擴大閩臺直航和民航業界合作範圍,創新民航發展的體制機制,壯大民航運力、隊伍和産業。

  而在《國務院關於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後,2013年4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又研究通過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民航業加快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根據通知,福建省計劃從加快機場規劃、加快機場建設、大力拓展航空運輸市場、積極發展通用航空、加快培育臨空經濟、深化閩臺民航合作、完善機場綜合配套、保障民航安全生産和提高空管保障能力等九個方面全面促進民航業發展。

  2014年6月,福建省在出臺的《關於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現代化的意見》中,還特別提出,要到2015年,民航機場1.5小時市縣節點到達率為60%;2018年,提高至70%;2020年,提高至75%。屆時,民用機場新增旅客吞吐量超5000萬人次。為此,2014年~2018年,福建省將投資約300億元。

  針對機場建設過程中需要的資金問題,福建省政府特別提出要對機場新建和擴建給予大力的財政支援。比如,對每座新建支線機場一次性定額補助費用1億元;對經營困難的機場,3年~5年內由機場所在地設區市政府提供必要的補貼;對新建機場的管理公司,在其運營新建機場所繳納的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地方分成部分中,3年~5年內予以一定的財政扶持。此外,福建省還提出要求,自2013年起的5年內,福州市、廈門市財政每年要各安排不少於5000萬元,其他相關市財政每年安排不少於3000萬元,加大航空公司新開、增開的國際航線、港澳臺航線、旅遊服務專線、貨運專線以及新增過夜飛機的補貼力度。

  如今,越來越多的福建地方政府官員對於民航的作用認識得越來越全面。此前,福州臨空經濟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立武就表示,航空客貨吞吐量將為福州臨空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機遇。而今,福州臨空經濟區正立足“一區多園”的産業定位,培育開放型經濟新優勢,園區內在批、在建項目共105個,總投資達471.47億元。

  民航企業紛紛到閩尋商機

  近幾年來,在福建省大力支援民航業發展的情況下,一些“嗅覺”靈敏的企業紛紛開始到福建尋覓商機。2013年下半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與福州市政府簽署相關合作協議,合作的內容包括幸福航空運營、臨空産業基地建設以及臨空經濟區開發等項目,總投資額達到300億元。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譚瑞松表示,中航工業將開闢以福州為中心、連通福建省內其他民航機場並輻射海峽西岸經濟區(閩、粵、贛、浙)的支線航線,形成以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為樞紐、干支結合的航線網路格局,並積極參與臨空經濟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2014年10月30日,海航集團與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組建了福州首家本土航空公司——福州航空。據悉,福州航空以低成本運作模式為核心,打造區域型混合模式的航空公司。福州航空相關負責人介紹,福州航空立足福建,面向海峽,構建以福建為核心基地的特色區域航線網路。今年1月6日,福州航空開航兩個月便運送旅客達到10萬人次。在這兩個月內,福州航空以福州為運營基地,開通了至上海浦東、海口、昆明、太原、重慶、西安、天津、合肥等多條航線。

  在業內人士看來,福州航空的成立具有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福州機場面臨航線少、骨幹航線和熱門航線密度不大、票價折扣少等問題。福州航空作為基地航空公司的引入,必將給福州航空注入新的活力,使福州航空市場變得更加活躍。

  作為福建的重要名片,2014年,廈航在步入“而立之年”後,視野變得越來越開闊,正朝著現代化、集團化、國際化的道路穩步前行。目前,廈航正積極挺進我國中部、北部地區的航空市場。但即使這樣,廈航依然不忘根在福建,懂得多年來的航線優勢也主要集中在我國東南部和東南亞地區。廈航副總經理趙東就曾表示,目前廈航大力開闢京津冀始發的直飛航線,其目的之一也是要吸引更多北方旅客通過福建轉机到東南亞各國,將福建打造成為中國旅客往來東南亞各國的便捷通道。

  眾人拾柴火焰高。有了福建政府的支援以及民航企業的積極參與,可以預見,福建的航空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變得更加繁榮。由於民航業的輻射範圍大,帶動作用強,福建省這一輪民航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將在福建的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