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石擊水,快遞業轉型浪花初現

  • 發佈時間:2015-02-01 07:33:39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月1日起,順豐速運實施“新版價格”。新的價格體系雖然“有漲有跌”,但整體漲幅達2%。

  快遞業內一直盛傳“誰先漲價誰先死,誰不漲價誰等死”。這種“不討喜”的漲價行為歷來被人詬病,順豐漲價究竟為何?順豐此舉真的會給整個行業帶來衝擊嗎?

  告別“一勺燴”,定價精細化

  記者從目前曝光的《關於發佈2015年順豐速運新版價格的通知》中看到,目的地為江浙滬、湖北、陜西、四川、重慶、河南、安徽、山西、雲南、貴州、京津冀、遼寧、山東、甘肅、西寧、內蒙古、寧夏、黑龍江、吉林的23條線路的標準快件業務,首重加1元。新疆、西藏線路,首重加2元。廣東至江西的快件,續重從12元下調到8元。其他路線維持原價。

  新版價格一經推出,如石擊水,引起熱議。記者在朋友圈裏發起“順豐快遞漲價,你怎麼看”的提問,一位青島微商“Brown eyes”直呼“代購的成本越來越高,順豐用不起了”!更多的消費者則喊著“換別的快遞公司”、“維權”,只有少數人表示“理解、認同”。

  “我們並不是最初就決定要漲2%,而是做出調整後得出了這個漲幅結論。”記者聯繫到順豐速遞南京片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版價格體系中,五成保持不動,部分出現浮動,價格有升有降。老版價格體系中,不管距離多少,“要麼13元、要麼22元”,也被業界稱為“一勺燴”。這次調整是“以距離為基礎、以地域為考量”的精細化劃分,是基於快遞産品多元化而做出的改變。

  這位工作人員還強調,此次順豐調價完全是個體行為,並無任何行業聯動,是一次價格精細化的深耕。提前告知消費者,也是希望有一個緩衝過程。

  “各快遞企業可以依照自身的成本和經營狀況對價格做出適當調整,這完全符合國家政策。”江蘇省快遞協會會長陶伯剛透露,此次順豐快遞調價工作做得很細緻,事先向各地區政府、協會報告,詳細列出了漲價及降價範圍,屬於價格體系的合理調整。從順豐此次公佈的調價體系中可以看出,南京周邊800公里以內,價格基本不變,往山東方向的價格還有所下降。800公里以外的遠途及邊遠鄉鎮是漲價的,陶伯剛認為這種漲價是合理的,對江蘇本土的電商影響也很有限。

  “通達係”淡定,尚無跟風舉動

  記者聯繫了業界主力“四通一達”(圓通、申通、中通、匯通、韻達)快遞企業,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家快遞企業明確表態跟隨調價。

  圓通速遞有限公司蘇皖區副總經理俞林表示,暫時還沒有收到任何調價通知,而且年前就已經出了政策導向,應該沒有調價措施,此次也不會受到順豐調價的影響而做出改變。韻達快遞也表示沒有調價計劃。

  “節前沒有任何調價打算,但這個事情也在考慮當中。”申通快遞有限公司華東大區副總經理李志平認為,目前整個行業還處於低價競爭的無序狀態,“此次順豐調價,其實也是一次向成本價的回歸。”

  陶伯剛也認為,順豐此次調價不會帶動行業價格上漲,因為順豐的定位和發展方向一直與通達係迥然不同,走的是“中高端路線”,其漲價也是有底氣的。去年,應國家郵政局“向下、向西、向外”的要求,順豐在農村新設幾百個網點,業務不斷向我國西部、向國際上拓展,建設了不少分中心,甚至建起了落地機場,可供30多架飛機起落。除了網路布點,順豐還在經營上做出轉變,向網購、電商不斷滲透,不僅做物流商,還做起了供應商。這些工作,需要投入大量金錢與人力,因此漲價也是迫於成本壓力,是順理成章的。

  價低質也低,亟待轉型升級

  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收入達2040億元,快遞業務量完成140億件,位居世界第一,最高日處理量超過1億件。然而,這個從2006年才獲得合法地位的朝陽産業,卻已在競爭中開始出現疲態,盈利能力大不如前。

  “2008年前,我們一個網點,一年輕輕鬆鬆盈利幾十萬,現在一不留神都能虧本。”南京三茅巷一家快遞公司負責人向記者吐槽,員工們都很羨慕順豐漲價,目前行業最需要的就是漲價,但是自己卻不敢漲,哪怕一單漲5毛,都會擔心量跑到別人家去了。

  “只要不實施價格壟斷和攻守同盟,順豐這種自主定價屬於市場行為,我們不會干預,而且我個人也覺得快遞價格的確低。”省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一位負責同志坦言,眼下快遞價格已經低於或接近成本,處於微利經營狀態,甚至有的開出10元3件的價格,其他企業為了搶佔市場,不得不硬著頭皮跟著上。價格低,服務就跟不上,最終受傷害的還是消費者。

  陶伯剛説,之前快遞企業為了搶地盤、爭份額,價格戰打得一塌糊塗,不少企業價格低到不能再低。這狀況如果不打破,高素質人才就進不來,用工留不住,每年春節前後就陷於“用工荒”,大量使用臨時工的現象很普遍。另外,快遞企業的設備仍舊落後,分揀依靠傳送帶,自動化、資訊化的高科技分揀設備難覓蹤影,與TNT、DHL、UPS、FedEx四大外資快遞巨頭依舊相距甚遠。不得不説,低價低質,不利於行業的長遠發展,直接影響到轉型升級的步伐。

  “我希望這些利潤攤薄的快遞企業有勇氣漲價,攪動整個行業的一池渾水!”陶伯剛認為,順豐無論速度、安全性,還是服務水準,都堪稱業內翹楚,用戶不會因為它的價格貴一兩元就有所減少,多年來積累的客戶粘性很強。“漲價背後的硬氣,還在於服務品質和效率的突出上,這也給其他快遞企業一個信號,抓緊從粗放經營轉入到提質增效上來,從提供同質化産品與服務轉入差異化經營。否則,微利甚至虧本狀態還會加劇!”本報記者 曹旭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