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之後還剩什麼?
- 發佈時間:2015-01-31 01:31:04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玉淵雜譚
近年來詩壇波瀾不斷,似乎都是由各種“另類”, 比如“羊羔體”“梨花體”和“烏青體”所掀起,並飽受嘲笑和爭議,在公共領域影響力最大的“新銳”詩人,恐怕要數最近頻頻暴露于大眾話語下的“農民腦癱女詩人”余秀華。自從那首疑似標題黨的成名作躥紅于網路之後,幾十名記者蜂擁而至,好幾家出版社寄來出版合同,還有導演和編劇想把她的故事拍成電影。
公眾對余秀華其人其事的窺視欲,以壓倒性優勢蓋過對其作品文學性和藝術性的理性討論,農民身份、腦癱病史、女性詩人以及余秀華詩,這四大元素一併淪為大眾消費品。不由得想起前段時間也紅得發紫的“滑板鞋歌手”。同樣也是在他那首魔幻現實主義風格的神曲風靡之後,龐麥郎其人其事成了天然的消費對象。而《人物》那篇從智商和情商上都透著一股子優越感的專訪之所以“引起公憤”,大概就是由於這種報道全程帶著赤裸裸的消費目的和效果卻不自知,或者自知卻不自省。
這些年來,消費名人早已成為茶余飯後的娛樂談資,由於一種心理上的接近性,草根的一夜成名似乎更受關注。至於像余秀華、龐麥郎這樣,代表著一個有著特殊人生經歷和人格形態的群體,正好成為公眾最理想的消費對象——幾乎人人都有資格站在略高一點的位置上表現出些許優越感,或嘲諷、或批判、或悲憫。所以也許在公眾眼中,龐麥郎驚惶了,但也許在龐麥郎眼中,驚惶的是整個社會。
如果説電視時代,一切公眾話語都日趨娛樂化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願並悄無聲息地成為娛樂的附庸,那麼網路時代,當大眾媒介走進每個人的手心,過度娛樂化和商業化共同帶來的某種消費潛意識也將綁架一切公共話語,我們將順理成章成為一種“消費至死”的物種。誰都可以是消費者,也隨時可能被消費。
我們總在追逐新的消費興趣,後浪推前浪般的短暫是這種消費的宿命,遺忘將成為我們的“物種進化”新特點。這是不是也恰好可以解釋前不久某出版社出版的莫言作品退貨量達總印數的10%——“健忘”的人們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消費正在或已經退熱,而並不是所謂的“文學正面臨危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