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就地轉型升級 促傳統業態華麗蛻變

  • 發佈時間:2015-01-30 03:32:57  來源:石家莊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剛閉幕的市“兩會”上,市政府工作報告在“大力提升傳統服務業”方面提出,“提升南三條、新華集貿、正定小商品等傳統批發市場,著力打造集批發零售、展示交易、倉儲物流、電子商務于一體的現代化市場。”

  曾經在“華北重要商埠”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南三條市場,如今已不再是傳統的批發市場,而是依託“精品展示、白領天地”的定位,開啟了轉型升級的大幕。新源樂匯城作為新的“門面”,以純零售的商業業態,將購物和休閒、娛樂、餐飲等有機結合,揭開就地轉型升級的序幕。

  本報記者 焦莉莉

  轉型升級大幕開啟

  定位“精品展示、白領天地”

  如今,漫步在南三條市場,大路寬敞暢通,兩側商業建築氣派繁華。一批緊鑼密鼓推進的項目,讓市場的形象、環境、商品品質、服務功能等各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步入其中的華北箱包城,印象中的“九曲十八彎”也不復存在,映入眼簾的是街區式商鋪,各商鋪經營井然有序;走廊的大理石墻壁上,巨幅燈箱廣告錯落有致,既大氣又時尚;每一層走廊均設有寬闊的休息區,顧客逛街之餘還能小憩一會兒。

  “這裡有100多個國際、國內知名箱包品牌,投資2000萬元升級改造後引進的。”南三條市場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容新立説,如此“購物中心”式的商城是南三條市場轉型升級的示範,未來還將涌現出更多類似華北箱包城一樣的商城。

  位於大經街與中山路交口的新源樂匯城,無疑是南三條市場目前最時尚的代表建築。這座新興的城市綜合體,每天有四五萬人來此購物、休閒娛樂。

  太和日化城也在謀劃變身“華北首家展貿型商業綜合體”。“我們已經申報了萬商國際廣場項目,在專業市場基礎上做精,並借鑒樂匯城的運營模式,融入餐飲、休閒等業態,營造更濃厚的商業氛圍。”太和日化城總經理陳暇透露,集團還在考慮項目中引入研發機構、行銷機構和配套機構等,為經銷商營造更加完善的服務支援。

  “南三條市場的新定位是‘精品展示、白領天地’,我們已經一步步由外而內展開轉型升級的大旗。”容新立説,這表明南三條市場的功能將由批發轉為展示,來此消費的人群將主要是白領階層。目前相關部門已對市場各地塊開發時序、改造願景作出了新的規劃。

  傳統批發模式隱退

  “經銷商”升級為“商貿公司”

  在三十多年前,南三條市場還是自然形成的天橋馬路市場,以經營價格低廉的小商品而聞名。

  而現在,這片市場的經營面積已達85萬平方米,成為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商品種類包括針織、百貨、食品、日化、五金、鞋類、箱包、玩具、工藝飾品、文化用品、電子産品、圖書音像12大品類,商圈中坐落了28座大型、專業的現代化商城。

  但在近十年來的穩定時期,周邊市場競爭的加劇,電子商務等新興産業的發展,一些問題和矛盾日益突出。交通堵塞、環境臟亂等問題飽受市民詬病;大部分商戶的商品批發利潤逐年下降。

  在尷尬而痛苦的發展瓶頸期中,南三條市場的管理者和經營者們都意識到,轉型升級已成為求生存、求發展的必然道路。

  隨著南三條市場的供貨對象和渠道日益多元化,傳統批發業態的“三現”,即現金、現場、現貨的交易方式悄然改變。

  “宜批則批、宜零則零”的理念成為商家共識,市場零售份額逐年增加。乙太和文化禮品城為例,2014年與2013年相比較批發客戶數量下降了約20%,零售客戶量上漲約30%。

  這種市場的轉變還在加速,商戶除傳統批發業務外,根據經營行業及商品的特點,拓展了商超供貨、集中採購、貿易、零售等多種供貨對象和渠道,目前批發業務與其他渠道所佔比例達到64。

  批發業態模式逐漸隱退後,商戶的倉儲也向二環外轉移,把庫房設在郊縣。店舖的展示交易功能和倉儲功能實現分離後,不僅購物環境變得更加舒適,經營者也從“坐商”變為“行商”,有的甚至從“經銷商”發展成為“商貿公司”,為南三條市場源源不斷引來新的商機。

  商品品牌大幅提升

  市場成為“商超商品轉机站”

  近幾年,人們消費越來越追求品牌,而南三條市場緊跟潮流,品牌也多起來。各大品牌的省級代理、市級代理爭相落戶這裡。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經營商品的品牌率已高達95%。

  晨光文具就是從南三條成長起來的一個品牌,現在已是人盡皆知。它剛入駐南三條市場時僅是一個12平方米的小店舖,功能單是批發文具。

  跟隨著南三條的發展步伐,晨光文具生意越做越大,櫃檯變身千余平方米的服務中心,功能除文具超市外,還有專業的售後服務、管理服務中心。

  “作為華北地區的行業標桿,我們打造的是4S店。”晨光文具石家莊區域總經理黃俊強説,從做銷售到做品牌、做服務,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既是自身發展壯大的需求,也是受競爭形勢所迫。

  “電子商務的潮流,讓商界時刻處於變數之中,雖然目前文具行業還沒有變革,但同行們已經有了深深的緊迫感和危機感。”黃俊強説,所以我們要做大品牌,依靠品牌的凝聚力挖掘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堅持樹立品牌,在南三條市場已經形成共識。“市場化經營、商場化管理”是新源發商貿城的經營理念,經過幾年的發展,它已經晉級全國針織市場三強。“南三條市場是石家莊商業的象徵之一,始終追隨消費者腳步才能發展,未來品牌化是王道。”新源發商貿城總經理侯英傑如是説。

  據統計,太和日化城的400多戶家居商鋪中,每戶平均代理10余個品牌,僅此一個商城代理品牌就達3000多個。“品牌檔次大幅度提升,很多大商場的商品在這裡都能找到,一些高端奢侈品也開始出現,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太和日化城總經理陳暇説,近兩年淘汰了非知名品牌和小品牌商品,太和日化城已成為省會商場超市商品的轉机站。

  南三條市場的變化還有很多,硬體設施越來越完善,購物體驗愈發舒適,業態更加豐富……這些變化引領並加速傳統服務業升級的步伐,不斷地為省會商業注入時尚、現代元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