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旅遊 泰國這招有點偏
- 發佈時間:2015-01-28 21:29:30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泰國清邁到美國西雅圖,近年來,一部電影帶火一個國家旅遊,在中國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現在,泰國想給這把火再添點柴。
泰國國家電影與視頻委員會近期召開會議,鬆口同意針對赴泰取景拍攝電影的演員個人和企業減免相關稅收,以刺激更多國家赴泰取景拍攝電影。該委員會認為,此舉在為泰國帶來一筆可觀收入的同時,也可起到向國外宣傳泰國旅遊業的效果。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泰國此政策並無可圈可點之處,也沒能發揮泰國的本土優勢。
優惠還不夠
這份或將減免個人和企業稅率的政策具體包括三方面:
首先,免征電影演員的個人所得稅,該項優惠針對定居海外、依照外國法律成立電影公司或持有外國企業股份的人士,通過拍攝外國電影獲得收入;
其次,免征向推廣文化基金會捐款的個人和企業所得稅,免征稅額等同於捐贈財産的數額或財物價格,以刺激更多個人或企業以文化身份向泰國文化捐贈財産,作為保育泰國傳統藝術和文化的資金;
最後,免征電影拍攝取景的進口關稅,以及減少收取電影拍攝和清洗膠捲進口關稅,從原來的每米30銖減少至每米1.5~10銖,同時還減少拍攝相機的進口關稅。
對這項政策,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並不看好。
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國內某影視公司高女士表示,這幾項政策對赴泰拍攝的劇組産生不了什麼影響。一方面,在國外取景拍攝食宿行佔大頭,這些卻不在以上減免稅收的政策範圍內。另一方面,僅與劇組有關的第三項也沒有什麼實際作用,因為“劇組基本都是回國內統一洗膠捲”。
高女士直言,當前,泰國素材用得過多,除非投資方提出這樣的要求,否則很少有劇組願意再去。
國內另一家知名影視公司的電影策劃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也持同類觀點。她説,泰國在管理電影産業方面與其他國家不同,中國影視業是由廣電出版總局管理審批,其中一些內容要由文化部審批,但泰國則是旅遊部負責,“這明顯是為了帶動泰國旅遊業而出臺的政策”。
在這位業內人士看來,儘管有政策是好的,但從優惠程度和減免的吸引力來説,顯然不夠。“泰國這些優惠與紐西蘭、澳大利亞、英國、法國等歐美國家,甚至南韓出臺的優惠政策都無法相比。”
她介紹説,紐西蘭有製片人優惠政策。在澳大利亞,針對一些在當地拍攝電影的符合政策的企業,退稅率最高能達到40%,南韓最高能達到30%但需不超過1000萬人民幣上限的退稅金額。“泰國在政策層面顯然沒有作到這種程度。”
她認為,泰國並不適合這樣的政策。泰國的優勢一方面是外景豐富,相比中國,好萊塢和日本的影視團隊在泰國取景拍攝的更多;另一方面,在十多年來好萊塢等高品質劇組赴泰拍攝的磨練下,泰國擁有十分出色的地接團隊和人才優勢,甚至能做到“只要主創人員過去就行”。此外,對於一些少於15天的真人秀節目的取景錄製,泰國審批流程十分便捷,部分手續3天就能辦完。
該業內人士認為,泰國的電影産業容量有限,而在國家層面,泰國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援更多的優惠政策。
虎嗅網編輯、影評人陳昌業也對國際商報記者直言,泰國出臺上述政策的象徵意義多過實際意義。
選擇更理性
近年來,到國外取景拍攝已不再是電影宣傳的噱頭,不少國家針對拍攝團隊的優惠實打實地“動人”。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中國電影選擇是否赴海外拍攝更為理性,會從成本、素材、影片類型等角度多方面考慮。“以影片類型來説,拍文藝片大多到法國,像法國等國家對特定類型的電影有特殊的優惠政策,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影視團隊都可以在法國申請基金補償和政府補貼,前提條件是使用當地的音樂製作團隊、演員等。當然,這也有利於電影在海外等相關市場的發行。”而對於大成本的電影製作,後期特效也會選擇到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完成。
陳昌業則介紹説,像加拿大、德國等國家都有高額的補貼。以加拿大來説,加拿大聯邦政府對外國電影製作者提供“電影製作服務業稅收減免”,被免稅的金額相當於當年加拿大勞動成本的16%。此外,如果雇用的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勞動者,還會有額外的18%的稅收減免,如果後期製作在當地,會有20%的數字特效補貼。
陳昌業説,電影製作團隊在赴海外拍攝取景時必須使用當地的公司、會計和人員,通過補貼和退稅,包括退增值稅和出口退稅,成本能夠減少1/3。
事實上,隨著電影取景拍攝逐步全球化,中國也出臺了相應的支援政策。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當前中國電影正處於高速發展期,中國政府十分支援中國電影在國外拍攝,因為退稅率能達到20%~50%。
蔡靈指出,對於中國的一些劇組來説,赴海外拍攝取景仍要面臨一些問題,包括遠途的成本、演員檔期的協調以及對外拍環境不熟悉等。相比之下,中國影視基地間競爭激烈,不少基地能夠為劇組提供拍攝、後期製作等一條龍服務,這也是中國不少影視作品仍然留在國內拍攝的原因。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