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補貼大戰重來花樣經更透

  • 發佈時間:2015-01-28 04:29:24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趙翰露

  近日,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補貼大戰”又悄然開始。與去年初的“補貼大戰”不同,這一輪補貼發放得更有技巧性和針對性。“補貼大戰”已被詬病為“燒錢”、“擾亂市場”,這一簡單粗暴的行銷手段,何以捲土重來?

  “週五都在搶APP的單”

  上週五,白領姚小姐收到一條快的打車的行銷短信:“快樂星期五,送您一張14元代金券,本週五可直接抵免起步價。今天不用,過時作廢。”姚小姐打開好久不用的快的打車APP,很快叫到了一輛計程車。

  也是週五,乘客張先生在慣常揚招的地點等了很久,卻沒有打到車:“後來聽司機説,週五是兩大打車軟體給司機發補貼‘福利’的日子,那天大家都在搶手機APP的單。”

  還有一種情況是很多打車軟體眾多用戶都遇到過的。無論是用滴滴還是快的,如果乘客一兩輪叫車過後沒有司機應答,平臺會主動給這一單業務發放數量不等的補貼。一位計程車司機表示,有的乘客高峰時段本來就會在暗地裏主動加10元小費,再加上平臺給的6元補貼,一單起步費生意,可以多賺一倍。

  給乘客送券、給司機發補貼、主動幫打不到車的乘客“加小費”……今年捲土重來的“補貼大戰”,方式更多樣,目的性也更強。

  去年初打車軟體的“燒錢補貼”,被認為是騰訊和阿裏兩大網際網路巨頭推廣支付軟體的辦法。如今,一年過去了,支付軟體該裝的都裝了,滴滴和快的為了什麼再度“燒錢”?

  “還是給補貼最有效果”

  “週五免起步費”活動是快的先發起的,這讓人很容易聯想起快的本月拿到的新一輪6億美元融資。快的曾表示,這些錢將用於技術和産品創新。但從實際情況看,“燒錢”搶市場,仍是其目前最主要的戰略之一。

  對手發難後,滴滴迅速跟進,形勢與去年初非常相似:你減免14元,我就減免15元。滴滴管理層曾公開表示,“燒錢補貼”的財務壓力非常大,擔心會影響在産品和技術上的投入。

  打車軟體並不賺錢,企業目前唯一找到的盈利點是專車服務。滴滴旗下有“滴滴專車”,快的旗下有“一號專車”,目前來看,專車主要的用戶導入還是來自打車軟體。快的公關總監葉耘表示,只有快的打車的活躍度高,才會有更多的流量可以支援專車發展。

  滴滴和快的都曾表示,自己的願景是成為人們移動出行的入口。也就是説,打車軟體的使命從頭到尾都不是盈利,而是類似傳統門戶網站,價值全都體現在用戶流量上。不惜一切代價爭取流量,不僅是公司業績考核的標準,更是融資的砝碼。

  去年“補貼大戰”結束後,打車軟體用戶活躍度驟然下降。到了下半年,計程車司機明明裝了打車軟體,卻棄之不用的現象時有發生;沒有補貼,不少乘客也回歸到了揚招的隊伍。

  一名打車軟體內部人士表示,多種推廣方式試下來,“還是給補貼最有效果”。

  “這不是不正當競爭嗎”

  滴滴打車聯合創始人吳睿有句戲言:如果去年初在上海砸錢砸得更猛一點,現在恐怕就沒快的什麼事了。這句話換個方式來説,就是如果國內只有一家打車軟體企業做大,“補貼大戰”、“燒錢”什麼的,肯定不會發生。

  滴滴是北京企業,背靠騰訊這棵大樹。快的從杭州起家,與阿裏同氣連枝。迄今為止,兩家企業都不肯透露究竟在打車軟體補貼上花掉了多少錢,但兩家的觀點和目的都一樣:放眼全國,移動出行的入口是唯一的,必須動用一切資源擠垮對手,至少不能被對手擠垮。

  真實版囚徒困境持續上演。“核武器不能用一輩子,但在對方用核武器的時候,你還在用小米加步槍,那肯定不適合。”這句話,出自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打車軟體高管之口。

  全國甚至全球的資本涌入手機打車軟體,局限于一地的傳統計程車企業電調平臺,抗爭力量顯得十分微弱。強生出租的一名高管對此曾抱怨:“他們有風投他們不怕,我們沒有。他們這種做法,難道不是不正當競爭嗎?”

  很遺憾,目前政府部門並沒有相關法律條文用以約束這種情況。市交通委運管處副處長馬斐表示:打車軟體企業並不盈利,其所作所為不涉及不正當競爭,政府部門也無法禁止企業發放補貼;至於專車補貼,“先讓營運車輛合法再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