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臘味,吃起來就那麼任性
- 發佈時間:2015-01-28 03:33:34 來源:長沙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沙晚報記者周輝霞
近期央視曝光邵陽、張家界等地,不法人員以5元一斤,專門回收病死豬肉,製作成臘肉、臘腸等臘製品,其中還不乏品牌廠家。而這對於將臘味與年味畫上等號的湖南人來説,過年如何買到放心、美味的臘肉,成了一個問題。
在吃的方面頗能折騰的吃貨們,啟動了由城市包圍農村的臘味搜索模式,托朋友、找親戚熏制正宗的慢火臘肉。靈泛的商家也看到了這種需求,推出鄉里臘味定制模式,只為讓消費者在年節時分任性地韻上這種煙熏烤肉的味道。
定制
友情特製臘味熏出新年回憶
一口大鐵桶,幾袋鋸木灰,或者谷殼糠灰,把平日裏的橘子皮、柚子皮曬乾放入火盆中,口味重的還加點花椒籽、楓球子,一起作煙料,再將腌漬了一個星期的新鮮豬肉,放入桶內,在木架子上挂好,不一會兒,煙火香便從鐵桶裏飄出來。
冬至日這一天開始,家住長沙縣高橋鎮的黃磊家的院落裏,三口大桶裏飄出的煙火一直沒斷過。“要用慢火熏,煙子味才能進到肉中間去,一隻大桶裏面,一批可以熏二十斤左右,熏一批要一個星期到十天左右的時間。”時不時掀開蓋子翻動臘肉的黃爹爹告訴記者,他家每年冬季要熏七八百斤臘魚、臘肉,“自己家哪吃得了這麼多,七成都是朋友、親戚要的。”
一碗飄揚著煙熏味道的臘味,是湖南人新年飯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更能勾起人們兒時的回憶。李興俊就特別懷念兒時住在大院裏熏臘肉的情景:一到冬至日,左鄰右舍就開始將腌漬的肉挂在院子裏的樹架上,媽媽奶奶們會相互走動交流自己家口味的特點,四川阿姨喜歡多加點花椒,湘西的奶奶則會選擇肥肉厚的肉做臘肉,熏好後放在青花壇子裏,澆上多多的油,可以吃到七八月份,小朋友們趁著大人們不注意,掀開桶蓋急吼吼地看誰家的先熏好,往往在一陣責罵聲中落荒而逃。“沒有點臘味,哪像過年,現在外面買的都不放心了,自己家裏又沒有條件做,哪怕是多出點錢,就怕農村朋友不肯接砣,多麼需要友情特製啊。”
對眾多從農村朋友家定制臘肉的消費者來説,除了看中定制臘肉原材料的衛生、健康,還能放心其加工過程不添加工業用鹽,或避免煤球熏制。
直供
城鄉臘味供應平臺載起濃濃鄉愁
衡陽的臘肉會先風吹幾天再上煙烤,湘西臘肉有家裏灶火特有的香味……關於臘味的品評,每個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獨有的家鄉記憶,隔山隔水也能嘗到家鄉的味道,長沙的消費者對於定制臘肉的偏愛,既有出於安全衛生的顧慮,也是鄉愁情懷的補償。而正是這種消費心理,代制和代售鄉味臘肉的供應平臺成為定製版的又一集中地。
在自家的攤位旁,一邊詢問消費者個人口味的喜好,一邊現場切割、清洗和拌制,當場灌制出的肉腸,顯得格外飽滿、誘人。“五香味、麻辣味、廣式口味,或者是自己想吃的口味,都可以做出來,貨真價實的鮮肉製作,比外面買的香腸要放心、實在多了。”50多歲的李阿姨來自廣東,她在高嶺小區菜場裏一個肉製品攤位上,灌制了二十多斤自製肉腸,打算做成家鄉潮汕臘腸的味道。對於灌制臘腸,攤主也甚為高調,豬肉12元一斤,製成肉腸是16元一斤,十斤起灌,“貨真價實,按口味下單,每天要做幾百斤,其實也只是賺幾元錢的手工錢。”
更有商家直接架起城鄉臘味供應的平臺。在荷花園錦泰廣場商業街品眾綠色農産體驗店裏,臘豬臉、臘豬腳、臘肉等等挂在櫥窗前,臘肉色澤清亮,肉質緊實,看上去頗為誘人。店主虢先生介紹,該店主打常德口味,相比長沙臘肉的重口味要稍顯清淡,所有臘味的原材料是從常德一家生態農場定制,以桃源黑豬豬肉為主。價格從35元到78元不等,相比商超的臘製品略高一點,但品質和口味頗受好臘者歡迎,“一個星期只來一次貨,每次有200多斤,基本都銷空了。”
微商
朋友圈直播宰制過程讓人流口水
“吃健康的臘肉,請找我。”劉小姐將微信的個性簽名改成了這句話。在媽媽們出沒的朋友圈中,她家的微信因為臘肉而備受推崇,在冬至日預訂的量有大半隻豬。從去年12月初起,她就開始在微信圈裏直播自家臘肉生産過程,從生豬散養在農村的生活環境,到臘肉熏制的老灶屋,到自己做出來的各種臘味菜,“一條條黑得油亮、黃得厚實的臘肉條,一看就曉得是老火慢制,立馬就有口水要流出來。”微信圈裏一位媽媽這樣形容,40元一斤的臘肉,與市場上的價格相差不大,但終究品質口口相傳,讓人覺得買來放心。
隨著淘寶網、QQ群、微商的興起,農家自製臘味在消費者中有著一定的市場,但長沙市食安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提醒消費者,根據《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定點屠宰場所的生豬檢疫、屠宰與加工、肉品品質檢驗、銷售及相關責任追究等都有具體規定。對於自宰自食這一塊的監管,法律屬於空白,監管人員也難以介入,但自製食品進行出售,就意味著進入了流通環節,在其沒有衛生許可、營業執照、食品流通相關證明的情況下,食品安全的系數較低,消費者應謹慎。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