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券商並購風生水起 誰會成為中國的高盛?

  • 發佈時間:2015-01-27 08:34: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日,由申銀萬國和宏源證券合併而成的申萬宏源上市,截至收盤股價報19.65元,漲幅為32.06%,總市值達到2919億元。至此,申萬宏源取代國信證券成為深交所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在證券行業內僅次於中信證券

  申銀萬國和宏源證券這一併購案,被業界看作是中國證券行業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市場化並購。近年來,券商並購風生水起,如中信證券收購里昂證券、國金證券收購粵海證券、方正證券收購民族證券、國泰君安收購上海證券,以及此次申銀萬國吸收合併宏源證券。數個券商“巨無霸”相繼誕生,改變的不僅僅是企業本身,行業走勢和金融競爭格局也在發生巨變。

  筆者認為,此番各大券商整合,其背後有三方面因素推動:

  首先,新“國九條”明確提出,要“推動證券經營機構實施差異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促進形成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和系統重要性的現代投資銀行”,表明高層支援行業發展的態度十分明確。未來證券公司將圍繞市場化發展,這將帶給證券公司更多自主發展空間,推動券商將從傳統券商向現代投資銀行轉型,盈利模式也從過去單一傳統模式向多元模式升級,券商將充分受益於資本市場制度改革和監管轉型。

  從國際經驗看,高盛、摩根斯丹利、美林等具有系統重要性的投行無不是通過持續並購而發展壯大的,市場化並購重組浪潮將是中國證券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有券商行業分析師也表示,本次申銀萬國和宏源證券重組將對推動證券業市場化並購起到積極示範作用,也將推動中國系統重要性現代投資銀行的培育與發展。

  其次,隨著經紀業務利潤空間下滑,中小券商業績急劇下降,生存空間面臨挑戰,不得不尋求整合。日前在銀行間披露業績的證券公司年報顯示,29家證券公司去年凈利潤平均增幅高達182.29%,但是素來撐起證券公司業績“半邊天”的經紀業務,在2014年營收佔比中繼續下滑,29家券商代理買賣業務凈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已降至41.61%。

  此次申銀萬國吸收合併宏源證券,從其業務模式上來看,兩者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申銀萬國的經紀業務和融資融券業務在國內佔比較高,研究所業務能力也很強,弱點是投行業務,而宏源證券是經紀業務較弱,但固定收益部門較強。此外,申銀萬國的業務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宏源證券的業務則集中在新疆以及整個北方,兩家公司整合,有協同效應,可優勢互補。

  第三,創新為券商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新三板、場外市場、創新式衍生品、結構化産品等都為券商提供非常好的發展機遇。就券商自身而言,要抓住機遇,就需要變革,要變革就需要資本運作,而並購是資本運作的較佳選擇。

  筆者認為,券商通過整合的方式來做大,並不是什麼難事,而要做強做優,這恰是目前中國證券業所面臨的一個難題。雖然國內不乏大券商,但卻沒有誕生如高盛一樣的國際大投行。此番國內券商並購重組只是實現“聚變”的開始,更艱巨的挑戰還在後面。(包興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