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友為何“猛踹”中俄高鐵構想

  • 發佈時間:2015-01-27 00:30:4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周,暢銷報攤的《環球時報》刊登了《北京與莫斯科通高鐵,是夢又不是夢》一篇評論,針對網路上“無數”網友“猛踹”北京-莫斯科中俄高鐵項目構想的現象,以普及基礎知識的方式進行了批評和反駁。文章指出,“猛踹”現象反映出中國網際網路輿論場“徹底的現實主義化”,缺乏面向未來的浪漫主義。

  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逆常理性的邏輯而質疑國家的宏偉構想?這究竟是他們想像力局限性和疑性太重所致、還是重大公共事務資訊匱乏的結果?為什麼許多人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偏重於眼前利益而怠于未來?筆者試圖結合中俄高鐵歧見一事探源一二。

  筆者覺得,與其説這些網友在沒根據地懷疑,倒不如説是基於歷史經驗和資訊匱乏而産生的擔憂。

  從經驗方面而言,以往有許多政府投資的項目貪大求洋,結果大而無當、勞民傷財,至今都不乏其例。而目前,公眾正在被許多改天換地般的科幻奇想所眩惑。比如經過北極和白令海峽的北京-紐約高鐵,連新華社都隆重報道了,似乎沿途四國都要大幹特幹;再比如最近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的大連-煙臺海底高鐵項目,估算需要投資2600億元,難免引起許多人直覺上的匪夷所思。2600億元,能幹多少事啊!你説大連-煙臺沒有高鐵,沒高鐵可以坐船呀。難道就沒有別的更重要的事可幹了?

  至於眾多網友“猛踹”的北京-莫斯科中俄高鐵構想,也許從常理推測不該被公眾習慣性懷疑所覆蓋。中俄高鐵也許根本不是貪大求洋項目,但是公眾並不知道。反倒是資訊匱乏、公眾需要知道時偏偏沒有,以致引起許多錯覺。在依靠投資拉動的經濟發展模式被普遍懷疑的背景下,為什麼還要幹類似中俄高鐵這樣的巨大項目?公眾並不知道。

  首先,由於這條資訊來源於社會科學院等研究機構的《旅遊綠皮書》,而非出自國家發改委或者國家鐵路總公司、甚或出自交通部,所以權威性大打折扣,給人留下了“中俄旅遊高鐵”的錯覺,從而一片否定聲。這很正常,因為現在國人去俄羅斯旅遊,很少有坐火車的,僅僅為了旅遊方便就投入海量資金修建漫長高鐵,一般人很難想像其經濟上的可行性。你説可以搞貨運?可惜,目前全世界還沒有這樣的現象和理論。一旦搞貨運不經濟,僅僅靠客運,問題來了:長途比不過飛機;短途的話,西伯利亞以及哈薩克地曠人稀,遠遠比不得京滬高鐵的密集客流。

  其次,公眾不知道政府對中俄高鐵投資的打算。會不會是第二個坦讚鐵路?不知道。你説修建中俄高鐵的15000億資金不會讓中國單獨買單,而是各國修各國段,但政府還沒有這樣保證,網友擔心的偏偏就是這個。“項目投入預計1.5萬億元人民幣”,為什麼不以美元或盧布、而是以人民幣估算?容易給人中國包攬投資的錯覺。尤其是此前許多媒體都報道了業內專家王夢恕院士的情況介紹,説是中俄高鐵將由中國“出資金、出技術、出設備、出勞務”全部包辦,而且俄方只是“參與經營”。雙方“一手交貨、一手交錢”還差不多,如果讓中國在俄羅斯賣票開車,它很難不引起人們最樸素的憂慮。

  其三,歸根結底,在權威機構尚未作出充分的項目論證的情況下,公眾憑藉直覺擔憂項目在經濟上的可行性。因為他們根據目前的美俄準冷戰的國際形勢,懷疑俄羅斯在經濟上是否有能力大規模修高鐵,以及擔心俄羅斯商業環境是否可靠,擔心中國的鉅額投資會否虧損。如果俄羅斯尚且力所不及,沿途的哈薩克就更是疑問。何況該國至今並未表態參加該項目。如果中俄兩國繞開哈薩克,那意味著不僅俄羅斯、而且連中國的任務都加重了。

  當然,所有這些,都不是網友對中俄高鐵設想不理解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正如《環球時報》所言,網友們擔心的是國家大規模投資基礎設施項目,會分流醫保、養老等社會保障資金,會分流直接的民生項目。

  這個判斷還真準。因為無意中我發現,同樣是23日的報紙,《人民日報》刊登的“社保不是萬能的”一文,截至當日下午四時左右,獲得了5403位讀者“我來説兩句”;而《環球時報》有關中俄高鐵的話題,竟然是零響應。看來的確如《環球時報》所言那樣,人們是“徹底的現實主義化”。

  只是這樣的現實主義是社會學上的庸俗、還是純經濟問題?筆者在此無暇也無能論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