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代表呼籲儘快修訂預算監督條例
- 發佈時間:2015-01-25 15:57:4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少雷
構建人大、輿論、公眾監督制度 解決隨意調整預算、違規“三公”消費等問題 市人大代表——
儘快修訂預算監督條例
“強化預算對政府支出的約束,有利於解決隨意調整預算、違規‘三公’消費等問題,這是防治腐敗的重要措施。”《法制晚報》記者獲悉,市人大代表、北京聯合大學商務學院院長、北京市法學會金融與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楊宜教授在兩會期間提出,應構建人大、輿論、公眾等各方主體參與的全面預算監督制度,各級人大應定期組織人大代表和公民開展專題詢問。
北京市人大代表衛愛民提交了有關預算監督的議案,提出北京市應建立預算政府,呼籲儘快修訂《北京市預算監督條例》。
【代表觀點】
新預演算法將所有收支納入預算 接受監督
楊宜表示,新預演算法將所有財政收支全部納入政府預算,接受人大審查監督,強化了預算對政府支出的約束,有利於解決政府隨意編制或調整預算、違規“三公”消費等問題,這是防治腐敗的重要措施。
同時,新預演算法確立了“預算公開”原則,政府預算資訊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政府預算以往公開的都是三公經費,今後公開將擴大到政府所有的收支,從制度上保障了社會、公眾對政府收支行為的監督,有利於打造“陽光政府”、“責任政府”。
此外,新預演算法將法律責任從3條3款增加到5條25款,規定如果政府及有關部門、單位違反預演算法規定,除了責令其改正,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之外,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還將可能被降級、撤職甚至開除。該規定使法律責任不再是“紙老虎”。
“其他支出”無具體用途 成腐敗“溫床”
楊宜表示,在政府預算中,“其他支出”數額巨大,尤其在一些基層政府,最高的能佔本級支出的40%左右。這種“其他支出”項目看不到具體用途,獎金補助、吃喝招待等超標費用都可羅列其中,成為一些政府官員腐敗的“溫床”。
因此,必須以預演算法治化為基石,打造權力受嚴格控制的法治體系,確保行政官員不能肆無忌憚地拿納稅人的錢開銷,確保納稅人的每一分錢,都處在公眾監督的“流水線”上,從根本上切斷行政腐敗鏈條。
【建言獻策】
預決算公開 人大、輿論、公眾全方位監督
楊宜説,新預演算法規定要限時向社會公開,推進預算公開透明首先是全方位和全口徑推進預算公開透明,全口徑要求政府所有的預算都要公開透明,全方位應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級預算。
二是推進整個預算過程的公開透明和拓寬預算公開透明的渠道。預算流程包括預算編制、審批、預算執行和調整以及預算,都要公開,切實推進以公民參與、人大審批為基礎的預決算決策民主化,擴大公開渠道也可以探索建立公共平臺,提高公眾參與的積極性。
預決算公開透明,應接受人大和人民群眾監督。所以,需要構建人大、輿論、公眾等各方主體參與的全面預算監督制度。對於存在的問題展開質詢,各級人大應定期組織人大代表和公民開展專題詢問。
政府應紮實做好預算 重大項目反覆論證
今年的兩會上,衛愛民代表準備提交相關議案,提出北京市應建立預算政府。預算政府的基本概念是政府的行政行為要圍繞預算開展,要把預算作為政府最根本的任務之一。預算政府應作為建設法治政府的核心和基礎。
“把行政權力關進制度籠子裏,最根本的制度就是預算制度,政府的行為離了錢幹不了事,拿政府公共預算的效力與私人花錢效力相比,政府花錢的效力永遠是最低的。”衛愛民説。
衛愛民説,政府應扎紮實實地編制好財政預算,重大項目更應反覆論證。財政預算都是大數目,幾個月編預算不可能精雕細琢,應提前編制預算,最好是每年3月份左右就開始編制預算。
預算政府還要把預算工作作為長期工作和中心工作,考察一個幹部稱不稱職就要看其預算編制和執行得好不好,預算效益有無發揮出來。
建議儘快修訂《北京市預算監督條例》
楊宜説,在預算公開問題上,北京一直走在國內前列。從2014年起,北京100個市級部門將公開包括“三公”在內的預算情況。相比2013年,2014年提交市人代會審議預算的部門多了10家,市委黨校、首都綠化委員會、市社科院、市無線電管理局、市法學會等都在新增範圍內,都將公開本單位的預算。
衛愛民代表呼籲,北京現有的實踐經驗,加上預演算法的出臺,北京市應儘快修訂《北京市預算監督條例》,用法律手段把好的經驗固定下來。
“《北京市預算監督條例》是靠人大監督來提高預算品質,與反腐倡廉直接相關,預算是國家的根本制度,社會經濟發展這麼快,把預算做好,國家才能強大,老百姓才會有福。”衛愛民説。
預算應向納稅人交“實底” 讓百姓看懂
楊宜説,北京市應把預算公開內容做細,力求讓民眾看得懂,明確列出民眾關切的重要數據,把每一筆花費都寫明白,寫精確。凡是由財政供養的單位,無論其是什麼性質,只要不涉國家機密,都該向納稅人“交實底”。
新預演算法倡導預算全口徑、全方位公開透明,實現全過程的公開透明首要任務就是保持資訊公開的渠道暢通。目前,各級人大也在探討如何建立更好的公開渠道。
例如可利用公共媒體平臺公佈預算資訊,並設立預算機構網站,採取較為集中的方式公開預算資訊。
預算專業性較強,預算雖透明,民眾看不懂,公開也失去了意義。為了提高政府預算資訊的可讀性,政府可以出版類似《預算組織法公民指南》的通俗讀物,通過問答形式,配以圖表及簡單文字,對公民進行財政預算知識普及教育。
公開並普及預算專業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公眾看得懂預算,公眾才能更好地監督。(記者 汪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