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歐央行意外“大水漫灌” 歐元區快速滑向分裂懸崖

  • 發佈時間:2015-01-23 19:5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 彭大偉)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日前宣佈啟動總額約1.1萬億歐元的資産購買計劃。多位北京金融業內人士告訴中新社記者,22日公佈本輪歐洲版QE(量化寬鬆)已成為市場普遍預期,然而每個月購買600億歐元、至少持續至2016年9月這種不亞於美聯儲頭幾次QE規格的“大水漫灌”,還是令市場人士大跌眼鏡。

  歐洲央行為什麼需要大規模QE?簡單來説,QE可為經濟打入“強心劑”。

  德拉吉表示,不論怎樣,本輪QE一定會如期執行,直到通脹率出現持續改善,接近2%的中期通脹目標。

  然而,與歐洲央行推出歐版QE的初衷——為歐元區經濟“上保險”相比,其結果可能適得其反,甚至陡然抬升歐元區政治經濟動蕩幾率。

  分析人士指出,歐洲央行大規模QE將造成的負面效應包括:本已疲軟的歐元匯率將進一步走弱,這不利於將希臘留在歐元區內;而從長遠來看,這還將動搖歐元存在的基石。

  路透分析師James Saft指出,QE幫不了希臘的忙,至少最開始是這樣,“因為希臘債券最早要等到夏季才能納入購債計劃,而且前提是希臘仍與歐洲央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歐盟執委會保持著良好關係。”

  民調顯示,在QE出爐後,傾向於債務違約、不惜退出歐元區的希臘左翼激進聯盟黨,較執政保守黨支援率領先優勢已由4個百分點擴大至6個。

  在德國方面,德國總理默克爾第一時間警告,歐洲央行提振經濟成長的行動不應令政府推卸經濟改革的責任。

  這位歐元區權勢最大的政治家,幾乎是在直接對將在25日舉行大選的希臘喊話。

  這一幕令人想起了2012年2月的場景,當時,德國聯邦議會將對希臘救助計劃進行表決,德國媒體直接用了這樣的表述“德國聯邦議會將於今天決定希臘的命運”。

  不久前離世的著名德國社會學家烏爾裏希·貝克在其三年前的著作《德國的歐洲》中對此有過精闢闡述,“德國已變得過於強大,以至於不作決定已經成了一種奢望。”

  早在2012年8月,貝克便帶有預見性地指出,歐洲已經成了“德國的歐洲”。儘管沒有人想要這樣的結果,但鋻於歐元可能垮臺,最強大的經濟體德國也便成為了權傾歐洲的政治大國。

  為應對希臘左翼上臺可能帶來的違約等一系列風險,外界風傳德國聯邦政府已制定關於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方案,但歐元區遠非“想退就能退”。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向中新社記者指出,當初建立歐元時劃定的“公債不超過GDP的60%、赤字率不能連續三年超過GDP3%”等紅線,在歐元建立以後沒幾年都被逾越了。

  鋻於如今歐元區很少有國家同時滿足上述條件,趙錫軍指出,這意味著歐元區作為統一經濟同盟的經濟基礎已經大大削弱,削弱了歐元區穩定性。

  但歐元區只有準入機制而未設退出機制,擺在希臘的面前唯一選擇,恐怕只剩下蘇格蘭去年尋求獨立時曾祭出的“殺手锏”——全民公投。

  值得深思的是,假如開了公投的“口子”,那麼德國是否也可以順理成章地舉行公投,以將類似希臘的國家“踢出”歐元區?

  貝克請人們設想德國人就希臘是否應該離開歐元區進行表決,結果預計會是:“再見吧,雅典衛城!”

  “歐洲不是金融問題,是財政背後的政治治理規則問題。”中國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指出,希臘沒有政治家敢於削減現有生産力水準已支撐不了的福利待遇,如果不解決這種選票民主與高福利高稅收結合形成的的庸俗政客討好選民的風氣,“金融(等)任何手段都只是把問題往後拖。”

  而面對快速滑向懸崖的貨幣同盟,歐洲經濟能否承受分裂的後果?

  瑞穗證劵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2015年的歐洲極有可能會經受希臘退出的洗禮。但考慮到目前歐元區已經走出歐債危機最艱難的時期,他表示,對於歐元區而言,希臘的退出並非“不可承受之重”。(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