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鄰邦旅遊大通道”被證不準確 須據實情長遠考慮

  • 發佈時間:2015-01-23 07:12: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時報記者 魏萊 楊婷婷 胡維佳】“中國擬建設鄰邦旅遊大通道”——這一唬人的標題22日在中國網際網路上流傳。不少網友提出質疑,認為這純屬浪費“白扔錢”。對此,專家也有不同的意見。

  21日晚,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網志“北京發佈”發表一則微網志稱:我國將要構建鄰邦旅遊大通道。擬議中莫斯科至北京的高速鐵路全程超7000公里,途經中國、哈薩克和俄羅斯,列車運作時間兩天,項目投入預計1.5萬億元人民幣。此外,貫通朝鮮半島的東北亞通道,以及中國與西亞和南亞相連接的陸地交通設想,都可為未來的鄰邦旅遊打通通道。據相關媒體報道,該建議來自社科院。

  22日,社科院向《環球時報》提供的資料稱,該院20日發佈《2014-2015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將中國旅遊業發展置於“世界與中國”的大視野和“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之中進行考量,年度特稿《鄰邦旅遊:認識、經驗與戰略選擇》則對鄰邦旅遊進行了系統闡述。該文作者、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張廣瑞研究員建議:在地域上以東北亞地區為重點,同時要對中印鄰邦旅遊下功夫籌劃;要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選擇重大鄰邦旅遊合作項目;在基礎設施上,構建鄰邦旅遊的大通道,當前擬議中的莫斯科—北京的高速鐵路,貫通朝鮮半島、連接中、韓、俄、蒙等國家環形鐵路和鐵路-公路-海上運輸的東北亞通道,以及中國向西亞和南亞相連接的陸地交通的設想,都為未來的鄰邦旅遊勾畫著美好的藍圖。

  據國資委一名知情人士22日對《環球時報》表示,並未聽説鄰邦旅遊國家戰略,國家經濟層面目前也沒有運作北京至莫斯科高鐵的相關事宜,更不存在短期內投資1.5萬億建造這樣高鐵項目的可能。媒體上的説法並不準確。往若干年後的長遠考慮,北京至莫斯科的高鐵需要符合客運與貨運投資收益的平衡,這取決於客流量和貨運量的實際情況,而不是一拍腦袋的經濟決策。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22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北京到莫斯科之間路程長,大部分遊客會選擇飛機出行,若在北京與莫斯科之間修建高鐵,是否能如願吸引大量客流是個問題。而相比客運,中俄之間運輸的主要需求是貨運,這部分需求普通鐵路就可以滿足。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何茂春有不同的看法。他22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認為,陸上交通的不斷升級是與人類文明的進程相輔相成的,歷史上所有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會遇到各類反對聲音。當年中國修建第一條鐵路、俄羅斯西伯利亞修建第一條鐵路的時候,美國和加拿大修建東西部鐵路時,都遭到極大阻力。而如今都證明當年的反對聲是不足為慮的。他表示,現在對中國建設周邊鄰國高鐵網的質疑聲很多也很正常。其實中國周邊一些高鐵項目已經過深思熟慮。當然,高鐵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今後也會遇到各種問題,但“白扔錢”的説法是根據不足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