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舌尖上的熏肉遭遇“現代化治理”

  • 發佈時間:2015-01-23 02:31:19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脆弱的城市環境需要得到保護,而市民的口腹之欲、鄉土情結也不能完全忽視。

  煙熏臘肉香腸,是川渝地區的飲食傳統。不過對某些吃貨們而言,這道巴適的風味,就算還能嘗到,恐怕也不能親手熏制了——面對上千元的罰單震懾,許多人也只能是嘆一聲“這次第,最難將息”。在這樣的輿論情緒中,重慶方面集中整治煙熏臘肉、柴火雞等,難免遭遇不少吐槽。

  得看到,圍繞此事的喧囂爭論,聚焦的並不是減少污染的必要性,而是熏制美食會否因此退出公眾舌尖的擔心。本質上,這投射出關於民俗傳統與城市化的碰撞或衝突——對於市民而言,煙熏臘肉香腸,承載的是一種鄉愁,一種來自小農經濟生活裏的“原生態”情結。當城市管理者以環保名義、行政手段將其叫停時,勢必遭遇部分人基於傳統保守心態的阻攔。

  煙熏臘肉,看似小事,但它其實是傳統觀念引導下的生活方式被帶進了城市的表現。城市化的狂飆突進,讓很多農民上了樓,變成了城裏人。但他們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口味,未必能習慣追求營養卻寡淡的城市飲食習慣,而在城裏架火熏肉,為的正是對“原始口味”的滿足——正風行于重慶的“柴火雞”,很多食客趨之若鶩的理由,就是為了尋找土灶柴火的生活氣息。

  在煙熏火燎中尋找舌尖上的鄉愁,未必環保,但它們卻契合某種懷舊心理。面對這種偏傳統的生活觀念與城市文明的碰撞,最妥當的方式,興許就是在注重環保與包容民眾口味嗜好之間儘量找到平衡點。畢竟,美味與清新空氣的重要性排序,在民眾心中未必就那麼明瞭,而城市化興許也該給某些風俗以移風易俗的空間。

  就像有些網民説的:城市不應容忍煙熏火燎製造污染,但應包容臘肉、柴火雞上所承載著的濃郁鄉愁。脆弱的城市環境需要得到保護,而市民的口腹之欲、鄉土情結也不能完全忽視。重慶方面將整治的地理範疇限于主城區,就體現了某種折中和妥協。

  臘肉香腸與城市環保,不應是對立的命題。叫停了“煙熏”臘肉,希望有更環保的烹制技藝,來填補因此而失落的口腹之欲。讀懂煙熏臘肉所承載的鄉愁,城市化才會更懂得傳統與現代如何融合,才會懂得如何讓傳統觀念跟城市化步伐貼合。

  □張勇(媒體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