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質事件將成安倍“積極主義”的分水嶺

  • 發佈時間:2015-01-23 02:31:19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外參

  安倍要是通過中間人與IS秘密協商交贖金救人質,那其“積極主義”或將面臨破産風險;若堅守“積極主義”,展開淩厲行動,那又會攪動國內輿論。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綁架兩名日本人質事件,在國際輿論場仍在發酵。無論是在中東訪問的安倍決定臨時取消部分訪問日程,還是美國方面“支付贖金將助長恐怖組織”的表態,都引發廣泛解讀。而日前,IS發言人重申,伊斯蘭國的動機並非出於金錢。

  回顧IS發佈斬首外國人質的視頻,多是為傳播極端主義政治與意識形態服務的。而安倍政府的外交舉動,也似乎為其作了注解:安倍近期急切展開了新年的“地球儀外交”之旅,踏足中東,發誓對抗擊IS的國家給予2億美元援助。安倍本以為這一外交大手筆為自己的“積極和平主義”加碼,為自去年內閣會議集體自衛權解禁決議取得公眾輿論支援,並準備推出中東“海外駐軍”等動作,卻突然冒出人質事件,而IS開出價碼也是2億美元,跟安倍承諾的日本外援金額一致。這是一種警告性象徵主義,IS的意思大致可這麼理解:你介入越深,我報復越大。

  安倍所提出的“積極和平主義”,在國際上多有宣傳,但“積極和平主義”中的“積極”與“和平”是一種什麼關係,除了“積極主義”是清晰之外,“和平主義”則令人難以信服,加之安倍以歷史修正主義者的姿態積極修憲,以追求正常國家身份為名追求在外駐軍和集體自衛權,積極把自己推向戰場。安倍的“積極主義”表現于中東,就是緊跟美國的戰車。

  這次人質危機,安倍要是循著歷史上的老方式,通過中間人如地方長老、部族領袖,或經約旦等中間國,與IS秘密協商,並支付鉅額贖金救回人質,那安倍的“積極主義”或將面臨在中東破産的風險。安倍若堅守“積極主義”,不與綁匪妥協,與盟友一道,展開淩厲行動,那兩名人質的生命危機又會挾國內輿論攻勢而來。這勢必讓其左右為難。

  當然,若人質被斬首,安倍借打悲情牌反轉輿論為己所用,把人質死亡當成強化對外介入的正當性藉口,也很有可能。如今IS給出的期限將近,日本還在請求美法英助救人質。但眼下,美國不想讓日本開這個對付IS的先例;而法英和受日本援助國也無計劃在72小時最後期限前展開對IS的壓迫性打擊行動。

  綜合來看,人質事件將成為安倍“積極主義”的一道分水嶺。若選擇交納贖金,則其路線將無“積極”可言,若人質被斬首,則可能會令安倍“積極”加倍,強化與同盟的反恐立場,日本以此為由更深度介入中東反恐將成大概率事件。

  □和靜鈞(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