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海關改革頂層設計先行先試
- 發佈時間:2015-01-22 20:30:50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是海關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海關總署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和要求,遵循“開門搞改革”,堅持“一手抓改革頂層設計,一手抓重點改革先行先試”,制定了《海關全面深化改革總體方案》,從體制機制、業務職能實現方式、組織管理和能力提升等各個方面對海關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系統設計,提出建立風險防控中心和稅收徵管中心,改革報關審核管理、稅收徵管方式、協同監管等制度,構建全國一體化通關管理格局,體現了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成效顯著,在海關現代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創新上海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服務
2014年上半年海關陸續實施了先進區後報關、保稅展示交易、期貨保稅交割、融資租賃、內銷選擇性徵稅、集中匯總納稅等14項制度創新。下半年又分批次推出企業註冊登記改革、企業信用資訊公開、賬冊一次備案多次使用等9項制度創新。區內企業反映,貨物通關時間從2~3天縮短至半天,節約物流成本10%左右。同時,試在上海,意在全國,首批14項制度創新已在全國複製推廣中,其他項目率先向長江經濟帶51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複製。近期,經多家政府部門、專業機構、企業共同參與推薦評審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企業創新案例”正式發佈,創新案例共20個,其中海關監管服務制度創新案例9個,佔總數的45%。
加快密切區域經濟聯繫的通關一體化改革2014年,海關主動適應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再造區域通關管理流程,先後推進實施了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廣東地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建立起區域海關的統一申報、風險防控、專業審單和現場作業四大平臺,形成監管更加嚴密、通關更加便捷、流程更加科學、運轉更加高效,覆蓋區域通關全流程的一體化管理機制和運作模式。據統計,2014年7月1日~12月31日,通過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廣東地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平臺共接受報關單1789.6013萬票。目前,區域通關一體化報關量已佔同期全國報關單總量的80%以上。據統計,2014年第4季度一體化作業的進、出口平均通關時間比口岸清關的進、出口平均通關時間分別節省9.18小時和0.31小時。通過實施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區域海關間互聯互通,企業可以自主選擇申報、納稅、驗放地點,通關更便利,成本更節約,物流更順暢。
全面推進關檢合作“三個一”在原有試點擴大到天津、上海等8個省區市17個直屬海關56個現場的基礎上,2014年7月,海關總署與質檢總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將“三個一”全面推進到全國所有直屬海關和檢驗檢疫局、所有通關現場、所有依法報關報檢的商品。目前,關檢合作‘三個一’已在全國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得到全面推行。實施關檢合作“三個一”之後,企業可減少30%的重復申報項目,節省25%~30%的申報時間,查驗時間及費用均節省近半。
加快推進“單一窗口”建設2014年6月,選擇上海洋山保稅港區啟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試點。通過此項改革,傳統的“串聯式”口岸通關流程變為一次性、同步化的“並聯式”流程,可最大限度地簡化企業的多頭申報,促進貿易便利,提升通關效率。目前,上海等10個沿海省市和深圳等5個計劃單列市啟動了方案論證和建設籌備工作,其中上海、天津、廣東、山東等地的方案已經通過論證,建設工作啟動。
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研究形成了初步改革方案,對方案中各方已有共識的項目,先行啟動了相關改革工作。2014年,啟動了昆明等7個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為綜合保稅區,在北京、南京、成都等8個海關先行試點了區區、區港間保稅貨物流轉“分送集報、自行運輸”,企業自産産品返區維修等改革工作。
全面推開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2014
年海關將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擴大至全國海關所有通關業務現場和業務領域。著力從隨附單證瘦身和內外部無紙化作業入手,努力打造從申報到放行通關全流程的無紙化,讓企業真正享受到無紙通關帶來的手續簡便和成本降低。據統計,2014年,全國共有32.9萬家企業參與了無紙化通關,佔同期全國有進出口實績企業總數的88%。全年全國海關全過程無紙化報關單5897.7萬份,無紙化率達到82.99%,超過80%的預定目標。無紙化進、出口報關單平均通關時間分別比傳統通關模式少32.51小時和5.27小時。
此外,海關還簡政放權,共取消、下放審批事項達16項,超額完成國務院設定的清理目標,加快海關與電子商務資訊平臺對接,支援跨境電子商務試點。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