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濤:不能過度解讀“凈誤差和遺漏”的經濟含義
- 發佈時間:2015-01-22 13:46:1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月22日電(記者 梁霄)2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介紹2014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管濤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密切關注違法違規的跨境資金流動,但不能過分或者過度解讀“凈誤差和遺漏”的經濟含義,外匯局下一步將不斷完善統計制度和方法,要進一步提高國際收支統計品質。
從2009年開始,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凈誤差和遺漏”就一直為負值,到2014年第三季度累計為3463億美元,其中2014年第三季度,經常項目順差722億美元,資本項目逆差90億美元,儲備資産減少1億美元,凈誤差和遺漏是-632億美元。對這個問題,管濤表示,我們有四點看法:
第一,從統計上講,我國凈誤差遺漏規模是適度的,國際收支統計是可信的。由於統計技術的原因,各國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時都設置了“凈誤差和遺漏”這個軋差項目,以使借貸雙方相等。而且,國際收支規模越大,有可能誤差和遺漏也相應增加,高頻數據又比低頻數據的誤差可能更大,比如季度數可能比半年度的大,半年度可能比年度的數據波動大。根據國際慣例,只要“凈誤差和遺漏”規模佔同期國際收支口徑貨物貿易進出口額的比重在正負5%以內,平衡表就是可靠的。2008年也就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凈誤差遺漏佔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2%左右,2014年三季度佔比是5.6%,但前三季度的佔比只有2.4%。美國剛剛公佈的2014年二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數據顯示,經常項目逆差1035億美元,資本項目順差103億美元,儲備資産增加8億美元,凈誤差遺漏是正的940億美元,佔同期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的9%,2012年一季度這一比例是15%。
第二,不論是隱性還是顯性的資本外流,去年三季度我國出現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逆差是意料之中的。目前,央行已經逐步淡出了外匯市場的常態干預,所以“貿易順差、資本流出”是必然的市場結果,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上也就反映為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逆差,但這符合調控和改革的方向,也屬於一種合意的國際收支平衡結構。從理論上來講,有一種分析框架,本身也把“凈誤差和遺漏”包含在資本項目中。
第三,需要密切關注違法違規的跨境資金流動,但不能過分或者過度解讀“凈誤差和遺漏”的經濟含義。比如去年三季度凈誤差遺漏為負的632億美元,從統計上來講可能有兩方面原因:既有可能低估了對外資本的輸出,也有可能高估了經常項目順差,所以不能簡單地把它歸為資本流動的原因。實際上,凈誤差遺漏的方向和資本流動的方向不一定有必然聯繫,從2009年開始我國凈誤差遺漏一直為負,但是到2013年之前,除了2012年出現了流出壓力,其他年份我國都面臨資本內流、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從統計技術角度講,如果採用合理、穩定的方法,能夠估算出剛才所提到的兩種可能性對應的具體規模,也應該歸入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相應交易項目。舉個例子,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貨物貿易進出口與海關口徑進出口統計的差異之一,就是平衡表會將海關查處到的進出口走私貨物量記入貨物貿易項下。如果大家接受這個方法的話,那麼這些違規的資本流動都應該放到相關交易項目下。所以,統計就是統計,只是對經濟活動的客觀反映,不能和資本流動管理問題混為一談。我們要監測分析違法違規的跨境資本流動,但著力點不應該放在凈誤差和遺漏上面。
第四,數據品質是統計的生命線,所以要進一步提高國際收支統計品質。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問題,外匯局下一步將不斷完善統計制度和方法,盡可能降低凈誤差和遺漏的規模。比如,近期實施的對外金融資産負債及交易統計制度,就區分了對外投資的交易變化和貨幣折算等非交易變化,即哪些是交易引起的對外投資變化,哪些是貨幣折算導致的對外資産變化。做了這個區分以後,就可以提高對外投資統計的數據品質。該制度還新增了銀行卡境外刷卡消費統計,也可用於更加準確地估算中國居民在境外的旅遊消費支出統計。再如,除繼續通過企業申報逐筆採集交易數據外,還將更多采用抽樣調查和估算的方法,以更低的成本、更可靠的方式確保統計數據的全面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