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7.4%符合“新常態” 專家:2015年GDP增速7.2%左右

  • 發佈時間:2015-01-21 08:46:3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7.4%符合“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換擋的客觀規律

  專家預計,2015年GDP增速將在7.2%左右?

  昨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了2014年我國經濟整體運作情況,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國內生産總值6364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4%。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58332億元,比上年增長4.1%;第二産業增加值271392億元,增長7.3%;第三産業增加值306739億元,增長8.1%。

  “2014年,中國克服了諸多壓力和挑戰,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國民經濟實現了7.4%的速度,應該説實現了之前定的7.5%左右的增長目標。而評價7.4%的尺度、標準需要適應‘新常態’,評價的本身也要調整,7.4%是一個克服困難的7.4%,是一個克服壓力的7.4%。7.4%符合‘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增速換擋的客觀規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發佈會上表示。

  “2014年我國經濟保持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態勢,雖然在上半年出現了一定困難,但在一系列穩增長和微刺激政策的作用下,7.4%的全年GDP增速是十分平穩和良好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經濟師羅惠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在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內改革與宏觀調控壓力巨大、貨幣政策總體穩健、風險防控任務繁重的複雜背景下,7.4%的經濟增速是2014年中國經濟運作的最大亮點,同時也是令國際矚目的成績單。

  王軍進一步分析稱,在2014年的經濟運作中還存在著很重要的三個亮點:首先是內需結構的變化,消費支出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在進一步增強,內生增長的動力也在積聚,這是2014年經濟運作最大的亮點;其次,收入分配結構的改善也起到了很大作用,特別是農村居民的增長更大,在扣除價格因素後是9.2%,遠遠快於GDP增速和財政收入增速;再次是産業結構的變化,第三産業的增加值佔GDP比重已經接近50%,比上年有了明顯提高,這是2013年以來連續兩年第三産業增加值超過第二産業。

  羅惠良表示,中國經濟在發展品質上、結構上存在一些可圈可點之處,成為2014年中國經濟轉型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一是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同比下降4.8%,經濟“低耗化”特徵更加突出。二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更加優化,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新型消費業態高速增長。三是投資結構、産業結構更加符合政策調控導向,具體表現在: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快於整體;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同比提高;基建投資快速增長與房地産、過剩産能的製造業投資下滑現象互現;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速超越整體。四是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倍差同比微縮。

  展望我國今年經濟走勢,王軍預計,2015年的GDP增速會略有下滑,但並不會出現失速或硬著陸,7.1%至7.2%將成為2015年全年GDP增速的合理區間。

  “由於2015年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唯有投資的迴旋餘地最大,勢必成為影響全年經濟運作的最重要因素。”羅惠良認為,考慮到政府宏觀調控的底限思維,以及2015年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存在較大空間,GDP增速不會大幅下滑,預計全年經濟增速7.0%至7.2%。(記者 丁 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