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偏僻青島一保障房社區成“空城”
- 發佈時間:2015-01-21 08:07:00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發
近日,據南方網報道,青島白沙灣片區保障房因為位置偏僻、缺乏配套設施而遇冷,全國最大保障房社區成了一座空城。
保障房申請兩年不足200份
據報道,全國保障房建設的典型、青島市重點民生項目,包含公共租賃房3797套,限價商品房6253套的青島白沙灣保障房社區正在變為一座空城。其中的公開銷售的限價房從2012年底公開銷售至今,僅收到了不足200份申請。若再除去審核不通過的申請,銷售情況將更不理想。
記者多地調查發現,青島保障房的空置現象並非孤例,在我國多地,保障房空置的現象依舊大量存在。以陜西省為例,該省制定的建設210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計劃中,目前已竣工91萬套,分配入住80.47萬套,入住率為88.43%,空置總數達到10萬套。
河南省審計廳數據也顯示,由於生活服務設施配套不完善等原因,致使河南已建成保障性住房2.66萬套空置超過一年。2914套保障性住房被管理部門或保障對象挪用於商業經營、辦公、拆遷週轉、職工宿舍等其他用途。“挪用或虛報資料違規套取安居工程資金”“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違規評標、虛假招標”“安居工程優惠政策執行不到位”等問題也不同程度存在。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保障房閒置的直接原因大都是配套基礎設施或公共服務設施不完善、小區距中心城區較遠,無法滿足群眾實際需求。部分保障房小區環境臟亂差、物業管理難到位、墻體開裂甚至天花板脫落的情況更是時有發生,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居民申請入住保障房社區的意願。
業內人士稱邊遠地塊被用來交差
部分受訪專家認為,保障房空置本質上與地方政府保障房規劃者對民生問題冷淡輕視,對民眾欠缺服務意識有關係。很多保障房的建設只是在地方行政命令的催逼下虛應差事,只求在數量上達到要求。
河南省房地産商業協會副會長趙進京説,目前的情況確實是由開發商配套建設的保障房更受歡迎,因為開發商根據市場建房,而政府選址往往比較偏遠。
隨著好地塊變現,用以充實地方政府的腰包,而邊遠的地塊則剛好用來交差,百姓能否得到實惠則完全不在考慮之內。這隨之帶來了最壞的結果,保障房及其配套設施的大量浪費,項目建成完工之日卻成為空置之時。
有網民認為,保障房是典型的開工容易管理難,從公平公開的分配,到合理制定定價機制,再到事後的監管,方方面面都需要精準科學的制度設計,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行政成本,對於一些“懶政”官員,空置則避免了這些行政成本的出現。
>>專家
沒問責不“保障”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胡光偉説,地方政府必須要有勇氣直面“空城”的尷尬,厘清問題根源,切實解決保障對象的顧慮、憂慮和實際困難。
上海市房地産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嚴榮認為,保障房的建設,絕不能“重量不重質”,更不能完成數量任務就萬事大吉。針對一些地方出現的“重建設輕分配”現象,必須通過制度設計進行嚴格約束問責,唯有嚴格的約束問責才能讓保障房不再大量空置。
有網民認為,不是保障房政策不好,而是沒有好的監督機制。若是建設前公開保障房選址、公開配套設施建設、公開財務、公開受保障戶,接受群眾監督,自然就能解決這樣的問題。只有讓底層群體在保障房建設中有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這樣才不會建成後大量閒置。
中國房地産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表示,解決問題關鍵其實在於保障房建設要“以人為本”,而不是“以房為本”。“以人為本”,意味著並不能單純以開工量、完工量來考核政府的保障房建設,而應當以解決了多少戶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作標準,也只有這樣才真正符合我國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出發點。
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