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遏制景區門票上漲不能只靠禁令

  • 發佈時間:2015-01-21 08:18: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通知,部署加強春節期間市場價格監管工作。對於春節假期期間客運票價和景區票價違規上調的,將進行查處。各地市民遇到價格問題可撥打12358進行舉報。(《京華時報》1月20日)

  這些年,一到“逢年過節”時,景區便開始謀劃著“漲價大計”了,“趁節打劫”的態勢異常明朗。明的漲價景區不敢亂來,但暗的漲價景區便是屢試不爽。本來一個景區就是一張“通票”,但到了節假日,“票中票”、“南門票北門票東門票西門票”等便“齊上陣”了。景區門票看起來還是那麼多,但你要玩下來,花的錢可要多不少了。景區到過節時這樣的“變相漲價”,早為公眾所詬病。

  在這樣的境況下,發改委下發通知,要求春節期間景區不得違規上調門票,顯然是在給景區敲警鐘。對遊客而言,這則是一招民生棋,因為遊客出行的成本,在理論上會因為禁令而有所減少。不過,這樣的行為,仍然只是一種例行動作,也只是一種常識重申。盤點過去的新聞,逢年過節之際,管理部門要求景區不得上漲門票價格的消息並不少見。

  根據我國《旅遊法》第43條規定,“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不得通過增加另行收費項目等方式變相漲價。”同條還規定,“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門票以及景區內的遊覽場所、交通工具需要擬收費或者提高價格的,應當舉行聽證會,徵求旅遊者、經營者和有關方面的意見,論證其必要性、可行性。”根據這條法律的規定,無論什麼節假日,只要沒有徵求過民意,景區門票價格就沒有理由漲價或變相漲價。

  遺憾的是,儘管法律有明確規定,且相關部門的禁令無數,一些景區仍然會頂風作案。何以至此呢?一方面,這源於監管者本身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很多地方的景區漲價,背後充滿了地方政府創收的衝動,景區門票收入與政府利益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則源於景區的門票依賴,對一些景區來説,其大部分的收入,均來自於門票,在人數多的時候,其肯定要撈上一筆。儘管公眾早已論定,這般做法是竭澤而漁,但現實條件註定了一些景區聽不進去這樣的真知灼見,把門票賣到“天價”仍然是他們眼中營利的最佳方式。

  在景區營利模式轉型的成功案例中,一個被説爛的例子便是杭州西湖:從2002年10月起,西湖景區成為全國第一個還湖於民的5A級風景區,雖然每年失去了500多億元的門票收入,但是西湖並沒有因此而虧錢,反倒比以前賺得更多了,因為來的人更多了,消費得也更多了,這是一條産業鏈,比單純的門票收入強多了。在如今各地景區仍然熱衷於“漲門票”的境況下,這樣的例子有必要再次拿來説事,因為它是景區轉型成功的一個範本。

  簡而言之,要禁止景區漲門票的衝動,需要禁令更需要倒逼景區轉型。只有景區告別了門票依賴,有了更多的産業鏈,其才不會老想著在門票上動手腳。也唯有如此,相關部門才無需像唸經一般重復著“××節將至,對於××節期違規漲門票的景區,將進行查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