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4年最低增速背後的微笑邏輯:國家統計局局長笑答記者問

  • 發佈時間:2015-01-20 18:09: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月20日電(記者韓淼 羅震)“(這)不能説悲觀,你這是缺少新常態(思維)”,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20日在國新辦發佈會結束後,面對記者關於中國經濟增速是否會進一步放緩的追問時微笑著回應。

  當天發佈會上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2014年同比增長7.4%,第四季度增長7.3%,與第三季度增速持平。

  這個速度是1990年以來的最低值。但馬建堂認為,重點不是增長速度的調整,而是經濟品質的提升。

  “我今天來的時候,在網上已經看到了‘增長速度多少年最低’,我覺得這樣的解讀是不適應新常態。”馬建堂説,“大家報道,我建議不要老説速度又是多少年最低。你們看看我們的品質,看看我們的結構。”

  台下記者們發出一陣會心的笑聲。在這場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經濟數據發佈會上,親自上陣的馬建堂多次強調,要多看中國經濟在結構優化、品質提升、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進展。

  他用自己最擅長的數據來佐證,例如第三産業增速大大快於第一和第二産業,佔比提高到48.2%;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8%;城鎮新增就業1322萬人,超過去年年初制定的1000萬目標等等。

  “朋友們,親愛的朋友們,報道中國經濟要看基本面。”在談到中國經濟增長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時,頭髮花白的馬建堂動情地説。

  事實上,“7.4%”的答卷確實好于外界的普遍預期。此前,主要金融機構紛紛預測,2014年,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速或在7.3%。19日暴跌的滬深股市也在經濟數據發佈後,持續飄紅。

  現場一些記者的反應也很能説明問題。一位外國記者在搶到新聞通稿之後,打電話向編輯部報告時,用了“令人驚奇”一詞,“是呀,幾乎就是7.5%了。”他説。

  馬建堂也説,中國實現了去年年初兩會公佈的“7.5%左右”的增長目標,“高一點低一點都是實現目標。”

  他同時強調,這個指標符合“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增速換擋的客觀規律,評價這個“7.4%”的尺度和標準也需要適應“新常態”。

  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個會議通常為來年的經濟工作定調。

  馬建堂説,未來統計工作的重點是要引導大家把注意力放在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上。

  “過去我們把比較多的精力放在統計總量和速度上,以後要在把速度指標搞清楚的同時用更大的精力刻畫、統計和分析中國經濟在結構和品質上的變化。”

  本次發佈會的發佈形式頗有新意。馬建堂在發佈、引用各類數據及指標時,他背後的螢幕用幻燈片配合展示相關柱狀圖、折線圖。

  人們還注意到,在新聞稿的最後還印有“服務新常態——國家統計局數據服務平臺”字樣,各類數據庫、微網志、微信和移動APP一一亮相。

  幾乎在發佈會舉行的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在北京發佈世界經濟展望最新預測,將2015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下調至6.8%。

  IMF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耶·布朗夏爾稱,即使增速放緩,也是一件好事,因為中國經濟正在排除一些內部風險並朝著消費方向進行調整。

  然而發佈會上記者們還是沒有輕易放過馬建堂。“2015年的預期增長目標會不會是7%左右?這會不會很悲觀?”發佈會結束後,記者們攔住馬建堂繼續發問。

  於是就出現了開頭的那段話。馬建堂説,“增速換擋是新常態。(你們)要看結構和品質,不要糾結速度。如果記者都老糾結,你説官員們怎麼辦?不要糾結。記者也要為中國轉型升級、增速實現新常態發揮正能量。老説速度下跌,那不是正能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