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談奶農殺牛倒奶:散戶退出是乳業必經陣痛
- 發佈時間:2015-01-19 10: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國內部分地區出現了奶農殺牛、賣牛、倒奶的現象。一時間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甚至有人得出了“強壯中國人之前奶農倒下”、“喝奶的人少了”、“常溫奶營養不如巴氏奶”等有失偏頗的結論。
然而據人民日報報道,河北省乳業重點縣、國家乳業聚集區行唐縣管理辦公室主任蓋連義提供的數據顯示,行唐縣共有108個奶牛養殖小區,日産奶量約500噸,而6家乳企收購量在440噸上下,沒被收購的生鮮乳平均到小區裏的各個奶農身上,數量很少。而之前據部分媒體報道,行唐縣儼然成了奶農倒奶的“重災區”。
同時,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喝奶的人少了”這個論斷缺少基本的常識,也沒有任何數據可供支撐;同時,國內乳企産品結構並沒有什麼大問題,適合長距離運輸的常溫奶符合當前國情,常溫奶與巴氏奶基本沒有營養上的差別。
散戶退出是國內乳業必經的“陣痛”
國內奶牛養殖模式分為散養戶、養殖小區、家庭牧場和規模化牧場四種類型。2008年11月,國務院發佈的《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明確要推進奶牛規模化和標準化養殖。
“養殖小區是奶牛養殖過程中由傳統生産方式向現代生産方式過渡的一種養殖模式,家庭牧場是規模化和機械化程度較高的現代養殖模式;但規模化牧場是現代奶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主任王鋒在 《世界奶業發展報告》中稱。
行唐縣也是在2008年開始國內奶牛養殖的第一次轉型,改變當地散戶小規模分散經營的狀況,大力發展奶牛養殖小區養殖模式。據新華社報道,2013年全年我國規模牧場和養殖小區的比例接近40%,河北省奶牛集中化、規模化飼養比例達100%。但蓋連義也坦言,在國內乳業市場低迷的衝擊下,養殖小區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每個養殖小區的規模和設施條件各不相同,每個奶農的情況也不相同。有些規模小的奶站每天只能産奶1~2噸,只有兩三頭奶牛的奶戶,由於規模小已無法維持盈利。”行唐縣官莊奶牛養殖業主李建軍曾對《人民日報》記者坦言,養殖小區裏有的奶農因為眼前利益把一兩頭病牛混進來,導致當天所産的生鮮乳出現問題,無法達到乳企收購的要求。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資深人士表示,河北省等部分地區已有意識地將養殖小區向現代牧場轉型,散戶退出是國內乳業發展必然要經歷的“陣痛”;但由於投資金額大、回報週期長,政府應該加快出臺並積極落實配套政策,扶持中小規模牧場崛起。
目前,行唐縣已有55個奶站完成了升級改造。蓋連義坦言,市場倒逼國內乳企對生鮮乳的品質要求越來越嚴苛,若想和進口乳粉競爭,養殖小區必須逐步淘汰規模小、管理差的小區,這次國內生鮮乳市場遭遇的危機對於行唐縣來説,也是一次提擋升級的機遇。
常溫奶與巴氏奶沒有營養差別
在分析奶農殺牛、賣牛、倒奶的現象時,業內外普遍認為,進口乳粉“跳水”是直接導火索,乳飲料、烘培食品、糖果等食品企業轉而使用進口乳粉,以往為其提供原料粉的工業奶粉加工企業被迫限産、停業,導致生鮮乳採購量大幅減少。
“國內奶農倒奶並不是普遍現象,只不過在媒體的報道下被放大了,從《人民日報》等媒體的報道中就能看出來,絕大多數奶農的生鮮乳都被收走了;國內乳企仍在收購生鮮乳,只是在價格上有所下滑而已,這是市場波動的自然結果,不應該過度解讀。”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資深人士稱。
全産業鏈的模式代表的是一個趨勢,從企業發展來講,從源頭上去控制原奶的品質是能夠保證原奶品質和消費者利益的。伊利股份、飛鶴乳業、光明乳業等國內乳企早已開始著手構建從飼草種植、奶牛飼養再到産品的生産、物流銷售的全産業鏈。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3月底,伊利在全國擁有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場2400多座,規模化、集中化的養殖在奶源供應比例中已超過95%。截至2014年9月30日,輝山乳業的生鮮乳100%來自自有的規模化牧場。
“這樣的全産業鏈模式不僅能夠保證我們不受上游奶價波動的影響,也可以保證産品的品質不受任何衝擊。”飛鶴乳業總裁助理魏靜稱。也有觀點稱國內乳製品産品結構不理性、不合理,乳企重常溫奶輕巴氏奶;在進口乳粉價格大幅下跌時,過多過量使用進口乳粉替代國內生鮮乳。然而筆者也了解到伊利股份等乳業巨頭不僅利用國內生鮮乳製作常溫奶,且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要求,全年收奶量較2013年增長了近50萬噸、同比增幅達15%以上,企業始終沒有拒收任何合格原奶。
宋亮曾反覆強調,近年來,國內乳企在上游奶源構建、産品品質保證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國內民眾卻知之甚少,日後政府、企業和媒體應該行之有效地將自己的努力和成績全面地展現給國內民眾,進一步提高其對國內乳製品的消費信心。 文/孝康